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03)01-0095-04 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费水平的提高对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刺激消费增长的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种拉动作用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乘数效应,二是挤出效应。我们通过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1998年和1999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可以看到乘数效应的影响,即通过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所引起的教育消费对带动其他产业的需求与由此产生的社会总需求的变动。[1] 但是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在讨论规模和学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的时候,必须考虑挤出效应。挤出效应在现代经济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所谓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是指政府支出对减少私人支出,尤其是减少私人投资支出的影响。它假设,除非货币供给量在时间序列上是增加的,政府财政开支的扩大会不可避免地部分替代,以至于等量替代国民经济中的私人投资开支。因此特定的政府财政活动(如,通过降低税收或扩大赤字规模来扩大政府支出)可能并不能真正影响经济社会的产出水平和就业水平。这意味着,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会挤掉私人部门计划投资的相应增加,财政刺激对经济增长基本上是无效的。近年来有一些研究从财政赤字、国债运行等角度探讨了我国推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所带来的挤出效应。[2]这些研究采用的方法多是从宏观经济数据出发,依据计量模型(例如IS-LM模型等),分析挤出效应是否存在并对其程度进行估计。 本文与以上这些探讨挤出效应的研究在方法和角度上是有一些区别的。本文是从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出发,分析在中国特定的背景下,人们在扩大高等教育消费的同时是否会缩小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产生居民消费内部层面的互相挤占或者替代。我们不妨将这种效应称为“挤占效应”(或“替代效应”)。挤占效应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居民对未来预期收入和预期开支抱悲观态度,从而改变消费结构,减少某些方面的即期消费。这同样是一个理论界和政策制定部门所关注的问题。 规模的扩大和学费的提高一方面直接增加了高等教育部门的消费需求,从而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生产产生带动效应,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加和高等教育的现期以及预期私人开支水平的加大,有可能会减少居民对住房、保险、耐用消费品等其他方面的消费开支,甚至使其节衣缩食,以便为现期或者未来接受高等教育提供经济基础。考虑到挤占效应,那么高校规模的扩大以及学费的上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就可能是双向的。 本文通过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试图从中度量和分析教育消费与其他各类消费(包括住房、保险、耐用消费品、日常性消费支出等)之间的关系,以探讨挤占效应。分析将根据1997~1998年间城市住户收入和消费数据,从探讨私人教育消费的变化与私人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的角度,研究教育消费导致的我国居民消费行为中的挤占效应。使用的样本来自国家统计局对“城市住户基本情况的调查”,样本包括7个省市中的4800户城镇家庭,其数据项涉及家庭户的人口数量、职业、行业、受教育程度等背景信息以及详细的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 一、家庭各类开支的需求弹性分析 理论上,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在一定时期,随着收入的增加,各种商品消费量或支出额必然要发生变动,引起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可将家庭开支大体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开支的特性是,当收入增加时,家庭对相应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减少,从而该类开支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通常人们将这类开支所对应的商品称为饱和型消费品。本文的数据分析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我国居民人均食品消费和衣着消费在家庭消费中所占比例从1997年的46.85%和23.33%分别下降到1998年的43.28%和22.87%。因此在我国居民的消费开支中,食品和衣着开支满足所谓的饱和型开支的特征。 第二类开支的特性是,它的需求量增加幅度大于收入增加的幅度,这时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原因是对该类开支的需求迫切程度(偏好)大,因此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部分是用于该类开支,它可称为主导型开支。本文数据分析表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居住、教育、交通和通讯、医疗保健均属于主导型开支,其需求弹性都大于1(见表2); 第三类开支的特性是,当收入增加时,居民对其需求虽有可能增加,但增加幅度远比第二类开支低,它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原因是该类商品虽然也为家庭所需要,但或者在重要程度上被排在了后面,或者价格较高,买不起,为现有收入无法承受。待以后随着收入提高,将有能力购买。这种将来有希望购买的商品称为发展型消费品。本文数据分析表明,杂品和服务支出需求弹性小于1,所以在性质上属于第三类开支。 表1 1997~1998年人均收入、人均支出变动增量情况 (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人均消费食品衣着教育 支出 增量增量增量 +433 +356 -38 -2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