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和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曾经对城镇青年的就业意识和职业观、劳动观进行过比较规范的抽样调查。1994年以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会同全国十家省级青少年研究机构对城乡青年、白领青年、大学生多次进行了系统的抽样调查。200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河北理工大学共同开展了涉及全国36所高校9472名大学生的《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比较1982、1992、1998、2000、2002五次社会调查结果和此间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世俗化的过程与其他各阶层青年基本保持同步。 一、从选专业到选工作:当代大学生职业定位追随市场感觉 20世纪50-60年代,国家负责给所有的大学生一份工作,青年选择高考志愿需要考虑的主要是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机制决定了政府不可能再对每个人的职业岗位作出承诺。根据宏观经济发展作出的人才需求预测,固然可以调节高校招生计划,但面对随时变化的市场,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的问题仍然很难避免。因此,不仅政府、高校,大学生和家长们也在努力追寻市场感觉。在“我喜欢学什么”和“什么样的专业好就业”之间,从填报高考志愿开始,选择的天平就已经向市场感觉倾斜。 ——花钱上大学,文凭的“含金量”和毕业后的出路最重要 每年高考之前,在家长们精心收集的高校资料中,考研率、出国率、就业率这些表明文凭含金量的数据,常常是画上重点符号的参考项目。家长和考生们不仅要看学校的牌子硬不硬,还要研究专业的前景好不好,市场就业率有多高。虽然在明眼人看来,今天的热门专业四年后未必还是热门,家长和考生对热门专业的选择带有“跟风”的盲目,但这种盲目本身也是市场导向的产物。即使是考生求之不得的北大、清华保送生,如果保送专业比较冷僻,就业前景被认为不乐观或不理想,真正有实力的学生也宁可冒险考一回。不仅考研率、出国率高的学校和专业考生们趋之若鹜,那些敢于用90%以上的一次就业率吸引考生的学校,也如愿以偿地第一志愿全额录取到高质量的考生。有些掂量自己的成绩认为搭“名校名专业班车”没有把握的考生,则绞尽脑汁“曲线达标”。 2000年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位置发表了冯光宇、刘丽梅的专稿《花钱买前程,新生转系忙》,文章指出:想方设法转个好专业,成了一些高校新生的头等大事。文章介绍了哈尔滨市的一些省部属院校学生为就读理想专业不惜花费数万元要求转系的情况。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部分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为了“保险”地搭上“名校班车”,没敢报热门专业,事后发现自己的分数段本来也可以录取,因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弥补遗憾;二是有些考生明知报热门专业没有希望录取,便有意识地通过这种方式“先上车”再“转乘”。 需求产生市场。面对学生转系的要求,出于资源配置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需要,先吃螃蟹的学校陆续出台了“转专业收费”的内部规定,这样一来,反倒给“报什么学什么”的刚性学籍管理制度撕开了一道口子,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了学生一窝蜂转外语、计算机、对外经贸等专业的“转系热”,最初的限制性收费也变成了按照专业热门程度的“明码标价”,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以至于国家教育部不得不一再重申招生收费管理规定。2001年12月4日,教财(2001)20号文件明确规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再审批出台任何新的高校收费项目;坚决纠正以各种名义向学生收取‘赞助费’、‘扩容费’、‘转专业费’等乱收费行为”。文件指出:绝大多数地区和高校严格按照(2001)教电45号文件要求,稳定学校收费标准,控制出台新的收费项目,总体情况是好的。但经最近检查发现,个别地区部分高校在2002年招生时,高价向部分调整专业的新生收取了“转专业费”2-3万元,最高达每生4万元。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国家规定,损害了教育形象。文件要求将违规收取的费用一律退还学生,并要求对因乱收费造成不良影响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当事人追究责任。“转系风波”至此也许可以尘埃落定了。板子最终打在了学校的屁股上,但真正的始作俑者显然不是高校。转专业收费被制止了,但转专业的需求仍然存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疏导,这种对专业前途的焦虑转化为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样令人忧虑。 ——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第一位的人生烦恼 经过“黑色七月”的筛选与淘汰,顺利进入高校的学子们,在短暂的春风得意之后,很快进入了“职业准备”阶段。过去,担心就业问题常常是临近毕业的学生,近年来,狼烟四起的人才市场竞争,使大学生对未来的焦虑大大提前了。在2002调查中,无论按照哪一种分类标准,就业压力都以60%-75%的高比例成为大学生第一位的人生烦恼。就焦虑程度而言,文科重于理科、女生甚于男生、农村籍学生重于城市学生、专科生重于本科生、本科生重于研究生,而且没有明显的年级差异。在本科一年级,为就业焦虑的学生占60.2%;本科二年级达到70%以上,与三、四年级的学生不分伯仲。 调查显示,家庭收入水平高低对大学生就业压力没有明显的影响。从家庭人均年收入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组,到人均年收入20000元以上的高收入组,学生对就业问题关注都在61.95%-70.07%之间。如此高比例的学生在长达4年的校园生活中,将为就业问题处于持续的心理焦虑状态,这本身就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