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2)11-0060-63 终身学习运动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火如荼地展开。例如:1996年被确定为欧洲终身学习年,同一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使终身学习面向所有人成为现实”;[1]1997年英国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发表Dearing报告,题为“学习化社会中的高等教育”;[2]1997年美国Kellogg委员会提交报告,认为为学生在一生中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学习经验成为了大学新的使命;[3]1998年,OECD发表比较研究报告:“重塑第三级教育”。[4] 一、发达国家的终身学习运动 9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之所以重新重视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概念,主要是因为在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与人力培训的作用日显突出。随着一些国家经济的调整,对广泛的技术进步、经济与社会各部门相互之间依存和联系带来的发展机遇期望很高;对个人技能、态度和性格倾向的作用也日益重视。在OECD国家,对知识的价值高度重视,社会普遍期望教育、收入和财富水平的不断提升。此外,随着许多发达国家人口的老龄化,也要求更加灵活地安排人在一生中的工作、学习、休闲活动,使得随着一个人的年龄的增大,还能够享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教育在这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上述因素结合在一起,使教育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在这种新的背景下,终身学习被看成是达到诸多新的期望的手段、形成新政策的概念框架。 根据OECD国家教育部长会议的定义,所谓终身学习,是指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终身不断的学习;[5]终身学习的目的是建立连续性,并适应转变(Continuity & Transition);所谓连续性,是指各级各类教育包括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之间的连续性。所谓转变,是指学习者能够适应从学校学习到工作的转变。终身学习强调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成为学习者,强调任何部门或地区的人都应该成为学习者,强调学习内容、方法等的多样性。 终身学习概念比回归教育、非正规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概念涵盖面更宽。终身学习的形式包括:远程学习、部分时间学习、夜校、三明治学习、短期课程、非连续性学习等。德国有学者把欧洲终身学习者的类型概括为三类:[6]第一类终身学习者:第二次机会者(Second chancers):一些国家为不能直接上大学的中学毕业生开辟的第二条学习途径[7];第二类终身学习者:延迟学习者(Deferrers):在许多发达国家,有一部分人在高中毕业时不是先上大学,而是先就业,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他们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再上大学;第三类终身学习者:回归学习者(Returners,已经完成高等教育,再回来继续学习):回归学习者是高等教育界有关终身教育的讨论中最受欢迎的学习群体。 二、终身学习对高等教育的改造 这种改造较深刻地体现在OECD提出的第三级教育概念中;所谓第三级教育(Tertiary Education),通常要求已经完成第二级教育,包括由各类高校、企业等社会机构、以及非正规安排的学习形式,包括较宽泛的学习程度;学习者既包括年轻人,也包括成年人;除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新的独立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外,还包括企业提供的高等教育。[7] 第三级教育概念的提出,一是为了与高等教育概念相区别。因为“高等”常常就是指的大学,而各国的发展是出现了“大学以外的选择”;例如德语国家的“高专”(Fachhochschulen),挪威经过调整的学院,提供了另外形式的高等教育。这类教育通常学习期限比大学短,与劳动市场联系更密切,研究活动少或者进行一些实用的研究。二是与初等、第二级教育具有更好的逻辑联系以及阶段划分的含义。与以前选拔性的、独立的教育领域不同,第三级教育与前阶段的教育有更完整的、包容性的联系。 第三级教育与中学后教育(Post-secondary)的区别是,后者指上完中学后,接受比高等教育低一些层次的教育。中学后教育有走向普及化、多样化的趋势。显然,第三级教育包含各种形式的中学后教育。[8] 第三级教育概念的提出,是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逐步深入、并且一些国家走向普及化的结果;例如法国、葡萄牙到9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规模一直增长较快;在这以后,增长速度有所降低,部分原因是相关年龄组人口的规模趋于稳定。尽管总规模趋于稳定,但高等教育入学率仍在增加。[9] 在英国,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有比较快的发展,1989-1994年,上大学人数增长了50%。1995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32%。而进入第一级学位课程学习的学生中,大多数是高中毕业延迟三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学习者。以后高等教育入学率一直维持在30%多一点,但这个数字中不包括部分时间学生和成人学生。根据一种估计,英国人一生中参与某种形式的第三级教育的人口比例达到60%。[10] 德国在1990年统一以后,首先面临原来东西德之间的经济社会整合,接着又面临着欧盟范围的整合课题。这些大背景对教育的走向产生巨大影响。合格学生接受第三级教育的权利被写进了宪法。到90年代末,大约29%的适龄人口进入第三级教育机构学习。其中包括越来越多的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这些学生大约有40%随后会进入第三级教育机构学习。[11]这些学生年龄较大,有更多的生活和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