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2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2)04-0035-03 一、西部大开发中民办高教的作用和地位 1.社会形态转型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西部大开发标示着西部一方面要提高三产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要加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三产中的比例会越来越大,社会转向以资金、能源和知识为基础,物质生产和财富积累是社会活动的中心,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职业与技术的高度分化和专业化,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准领导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其成员具有不断更新的职业技能或技术技能。各种专业人士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在这种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向必然发生改变。 2.高等教育扩张中政府财力不足,促使民办高等教育率先走产业化之路。改变开放后,人们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渴求急剧高涨,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为民办高等学校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必然性。公办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严重不足,使民办高等教育成为多元化经济格局下蓬勃发展的一种产业。目前,我国公办高等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为主,民办高等教育以自负盈亏为主。 私营经济是民办高教形成的环境,以知识供求为纽带,是私营经济条件下民办高教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当经济发展到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时,这种纽带就促成了民办高教的产业化。知识也从民办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服务性作用进入了主导性作用。随着私有制经济从补充角色走向重要组成部分,以私有制经济需求为发展动力的民办高等教育,也将很快从公办高等教育的补充变为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间接影响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到直接带动经济结构的转型。 3.民办高等教育的高速扩张反映了产业结构迁移的需要。克拉克曾研究了劳动力在产业结构中的转移规律。他认为,工业的增长速度比其他产业要快,而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却是相对稳定的,因此,随着经济的进步,工业劳动力必然会逐步减少。对于服务业来说,克拉克认为情况正好相反,人们对服务业产品需求的增长要快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因此,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必然由制造业流向服务业。在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的同时,工业劳动力也向服务业转移,更进一步说,在服务业内部,劳动力也不断从一些行业转向另一些行业。这就是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和产业内转移并存。贝尔认为现代社会的主导活动是服务业。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使人们对高等教育服务需求的迅速增长远大于高等教育生产率的提高,迫使高等教育走向产业化之路。因此,社会主导活动向服务业转变是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外部动力。 对大多数民办高校而言,求学者的市场需求比公办高校要敏感得多,设计的课程主要是职业技术性的,无论是在就业需求、职业升迁需求还是在个人修养需求方面,都直接满足或刺激人们对学习的需求,直接影响人们职业升迁的途径与生活的方式。在个人投资多元化的环境中,人们越来越将高等教育作为首选的投资方向,我国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也加强了这种趋势;同时,民办高校一般更注重成本核算。注重人们的投资回报,容易直接满足个人投资的愿望与条件,有利于直接达成市场的供求平衡。 二、建立现代民办大学制度亟须解决的若干问题 不可否认,在短短20余年的发展起步阶段中,民办高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些定位较好、发展策略较好的民办高校也成了万人大学,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民办大学制度已经建立,仍需解决以下若干问题。 第一,理念偏差问题。目前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不少问题,归根到底是观念问题。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私立高等教育既无经济基础,也为人们的意识形态观念所不容。尽管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们观念的长期固化使民办高等教育难以与公办高等教育进行公平竞争。民办高等教育难以逃脱“二流教育”的命运,大大限制了它的存在与发展。公办高等教育产业化与民办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环境与条件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公办高等教育产业化更多地采用了政府统一规划和竞争性资助的方式,而民办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则更多地采用了纯企业化的市场自然淘汰机制。我国政府已经提出教育领域中“民办”与“公办”要共同发展的政策,即将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也明确鼓励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并允许教育投资可以获取适当回报。然而,民办高校在自我资金基础上的运作,使这种意识形态及法理精神离我国民办高教的投资体制及管理体制的要求相去甚远。 西部地区的最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及开发的理念不到位,公办高校情况更为严重。朱镕基总理曾经指出:“现在我们开发西部最根本的是人才,不解决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问题,开发西部地区是有很大障碍的。”西部不一定缺人才,而是缺可供配置的人才资源。以陕西省为例,2000年陕西省有普通高校40所和民办高校40余所,学历教育在校生超过30万人,还有一批成人高校。然而,西部地区的人才需求量远远不如沿海发达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西部地区更不如沿海发达地区。近年来,陕西省流失各类人才多达15万人。西部大开发对现有高校提出的首要任务,是造就更多的适用性、开发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