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学是数量与质量的综合,评价一所大学,既有数量的指标,也有质量的指标,前者如学校的学生数、教师数、科研成果数,后者如学生的质量(包括入学的新生质量与毕业生质量)、教师的质量(表现在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上)、科研的质量(表现在成果的等级上,如发表刊物的级别,获得奖项的层次)等等。 数量与质量是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二者不可分离。对大学评价而言,要正确地对大学进行排名,数量与质量是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要正确评价一个事物,必然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那么,当前我国的大学排名制度在数量与质量问题上,是否存在问题,存在哪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本文试图讨论的话题。 一、事实描述:我国大学排名中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弊端 我国的大学排名,从过去到现在,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都普遍存在重视数量指标,轻视甚至忽视质量指标的现象。 我国迄今为止出现过十多个大学排名,绝大部分只有科研指标,无人才培养指标,只对院校的科研水平进行排名评价,并未涉及教学评价问题。从1987年我国最早的排名《我国科学计量指标的排序》及随后的《用科学指标评估高校科研水平》、《科学教育必须面向世界——从科学计量排序结果看我国高校科研的某种封闭性》、《我国重点高等院校科学计量多项指标排序及其分析》、《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全国86所重点高校1985~1989年科技活动评价》等,一直是进行科研评价排名,这一点从这些排名的名称中就表现得极其分明。直到大学排名体系的第五个排名——2000年发布的《中国大学评价—1998》,才正式在排名中把人才培养设置为一个独立的指标,大学排名才真正涉及对教学进行评价。众所周知,对大学的整体功能而言,只有科研指标没有教学指标显然是不完整的,那么,我国的大学排名为何仍然重科研、轻教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研的管理一般是进行数量化管理,科研成果主要以数量形式表现,对其进行评价在技术上有容易操作的优点;而人才培养的情况比较复杂,很多质量上的因素难以量化,难以直接进行比较,在当时技术水平条件下,只有舍弃教学指标。所以,大学排名重科研轻教学,本质上就是重数量轻质量的表现。 后来的大学排名认识到了人才培养指标对大学排名评价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指标体系中设置了单独的人才培养指标。人才培养指标的明确设立,使大学排名体系更加全面、完整,这在理论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理论上的进步并未带来技术上的同步提高,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许多质量上的指标依然无法量化,难以进行定量比较,人才培养评价的重点只好仍然集中于数量上。如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学生质量上的差异往往被设定为“很小”,这样,学生数量上的差异就成为教学成果进而成为院校成果比较的重点,学生数量和院校规模就成为院校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排名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从我国许多大学排名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大学基本上都是规模宏大的大学;而另外一些大学,尽管其优秀性众所周知,但是由于规模小,培养的人才数量少,排名很靠后。之所以出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就是由于这种不正确的评价方式影响所致。可见,我国的大学排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确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并且对排名结果的信度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在对科研的评价中,也存在忽视质量、只重数量的现象。如在对院校科研进行评价时,一个重要的指标是计算被SCI、EI引用的文章数。固然,SCI和EI等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院校的学术质量,被引用的数量多也的确表明了院校学术环境好、教师质量高,但是,这种“好”、“高”都是从这些指标的总体功能出发而言的,具体到单篇的文章,显然不会是所有进入SCI的文章质量都等同,而是存在着难度上、质量上的差异,如有的文章由于其鲜明的独创性,只要一篇,就足以奠定作者在学术上的地位;而有的文章只是阐释别人的观点,即使数量众多,也难以说明其质量就相应地高。所以如果只看这些指标的数量,而不细致地分析这些指标中所蕴涵的质量差别,那么,根据这些指标计算,一些一般院校的科研力量已经超过了一些世界一流大学,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重数量轻质量的排名指标,有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优点,但是,这样的指标能否正确地反映大学的实际,能否对大学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否对大学未来的发展起良好的导向作用?或许要打个问号。 二、原因分析:大学排名中质量问题的复杂性 从理论上说,数量与质量是对事物进行评价时两个同等重要、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质量是一个远比单纯的数量更为重要也更有意义的问题,质量是“本”,数量是“末”,本末不可倒置。同时,质量也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从操作的角度看,数量具有一定的简单性和直观性,是一个相对容易进行比较的指标;而质量却是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什么叫做质量,怎样评价质量,怎样对质量进行量化等等问题,对排名者而言,至今仍是一些没有定论的论题。 人才培养的过程本身是极为复杂的,对其质量的评估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工作。如在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首先就要涉及对学生质量(包括入学前和入学后的质量)的评价,如果说入学前的质量可以从高考的分数中获得,那么入学后的质量评价却很困难。在我国当前大学教育体制下,依然盛行“严进宽出”,致使大学的考试在信度和效度方面都颇令人怀疑。因为“严出”造成的留级和重修对大学本身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影响到下一年的招生指标,也深深影响到学校的声誉,所以,“宽出”几乎是必然的选择。既然大学的考试对学生的质量测量缺乏应有的信度和效度,无怪乎有的排名体系就直接借鉴西方的经验,选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评价学生质量的指标。事实上,这个指标几乎不能反映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质量,因为我国当前绝大部分的本科毕业生都能够按时就业,更不用说研究生,各校之间根本就少有就业率上的差异。差异只是存在于就业的具体工作上,而这是一个更加难以比较的问题:企业与事业单位如何比较?政府部门与经济部门如何比较?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完善的条件下,要像西方国家那样作出有效的比较是一件艰难的工作!况且,对大学毕业生择业而言,实际上更起作用的往往还不是毕业生本身的质量,学校的声誉、专业的差异、市场的供需状况以及广泛存在于我国社会的拉关系、走后门和其他一些不可操纵的偶然性因素等等,无一不对大学教育质量真实水平的展现起着很大的掩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