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02)05-0019-03 教育与社会分层,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教育与社会分层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即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和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笔者试图从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和流动的一般观点分析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地位、层次,以及这种分层对高等教育的意义。 一、高等学校分层的标准 事实上,我国高等学校系统是分等级、分层次的,有地位高低之别的,如“多层次办学”、“一流大学”等提法。多层次,说明不止一个层次;有一流大学,就会有二流、三流大学等。西方社会学中,对社会成员分层主要依据权力、财富和声望三个方面。对我国高等学校分层也要包括这三个方面,但还要考虑政府行为,笔者把它们概括为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依据。 客观方面的依据,是显性的客观条件,包括:(1)学校规模。即在校生数,包括各层次的学生。办教育,就是培养人才,学校首先就要培养一定数量的人才,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规格的人才。(2)学生质量。包括学生入学质量(考取难度)、学习过程中的质量(学习成绩和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等)、毕业质量(升学状况、就业状况和发展状况)和未来的成就等。(3)法律法规或行政主管部门所赋予的资格或权力,如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同等资格或权力,则要比较各学位点的多寡。(4)学科设置和专业门类,其中包括实验室建设。(5)师资状况。师资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来源结构等是否合理。(6)科研情况。包括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学术声誉等。(7)图书馆藏书。一要看数量,二要看质量,三要看生均拥有量。(8)校园文化、学风和校风建设。主观方面首先是社会公众,既有普通公众,也有知名学者、专家、社会人士对学校的评价,反映了高等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名望、公众的认可程度。其次是政府对高校的定位,基于此点,某些学校可能获得比其它学校多得多的教育资源,反映了政府对高校现有地位的认可,也暗含着政府对高校的某种期望,笔者特别强调这一点的作用。 二、高等学校的层次划分 根据以上诸要素,我国高校可分为四个层次(注:与此相关的是中国大学排名。武书连等人的研究表明,1998年中国大学排名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大学情况高度吻合,而经过1999、2000两年的高校重组后,有一部分大学在综合实力上可能脱颖而出。参阅武书连等:《中国大学评价(摘要)——1998》,《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0年第3期;《2001中国大学评价(摘要)》,《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1第2期。)。第一层次,被教育部确定的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9所高校。它们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处于这一层次上的9所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完全隶属于教育部,他们的共同特点有:(1)研究生数占在校生数的比重较大;(2)科研经费占学校经费的比重大;(3)师资格局中,高层次人才的比例大,并有知名大师;(4)有一批很强、具有特色的学科;(5)科研成果丰富,学术水平高;(6)社会声望高;(7)历史比较悠久,形成了优良的学校传统;(8)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 第二层次,进入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高校。这一层次上的高校,基本上是国家重点大学,或是综合性大学或是多科性大学,多数隶属于教育部,少数归地方管辖。他们是我国颇有实力的大学,其中不乏部分在国内有较高声誉、或综合实力强或某些学科著名。他们只要办出特色、办出个性、追求学术卓越,是可以达到或超越前9所大学的水平,成为世界知名大学的。 第三层次,至少拥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这一层次上的高校数量比较多,类型各异,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他们大都是教学型大学,侧重于教学,但也有部分高校科研实力比较雄厚且有较多数量的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少量的博士学位授予点。不过在整体水平上与上一层次高校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然而这些高校是我国培养中间层次人才的主要力量。 第四层次,除以上之外的其它高等院校。这一层次上的高校数量庞大,包括没有独立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各类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校、“五大”校及已经取得办学资格的民办高校等等。他们处于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最下一层,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坚实基础,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是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生力军。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种应用型人才、职业型人才,专业设置灵活,是他们的优势和特色,但是,这些学校要注意管理规范、面向社会、注重应用、保证质量。 三、高等学校的分化与流动 我国高等学校系统整体呈“金字塔”形结构,位于塔尖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国内知名大学,位于塔基的是数量众多、类型各异的较低层次的大学。这种结构的形成既有学校历史的久暂、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的原因,也有各个时期的政府政策的影响。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高等学校系统出现了分化与流动,这种分化与流动今天仍在进行之中。 高等学校组织的流动主要是垂直流动,即下向流动和上向流动两种形式。一般而言,历史悠久的大学,其声望高、实力强,因长期积淀下来的丰厚的学校传统已使其位于较高层次,成为国内顶尖大学。在很多国家,等级最高的院校几乎都是最先创办的(注:伯顿·克拉克主编:《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138页。)。然而,成为最优秀的大学或世界知名大学,并不完全在于历史的长短,英国的Warwick大学于1965年创立,历史很短,但它已跻身于英国大学前10名,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陈运超博士考察后认为:“他的成功来自于与众不同的独特创新办学之路和一种步调一致、敢于创新的文化,来自于具有‘企业精神’的办学思路和把追求学术卓越与创收活动有机结合的做法,来自有限集中发展和国际化办学的正确发展战略”(注:陈运超:《英国Warwick大学的成功之道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因此,科学的管理、正确的发展战略、独特的个性和创新的思想是大学发展的关键。我国的许多大学的发展历史集中地反映了出来,如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等,由开始并不起眼的大学流向了金字塔的上层。相反,也有一些基础比较坚实的大学由于保守、不求进步、依赖、安于现状而在向下流动。这种分化与流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之中将进一步加剧(注:“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日本、中国台湾和南韩在过渡期都出现了等级加剧的情况,最高级的院校与最低级的院校之间的差距不是缩小了,反而是扩大了”,(加拿大)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96页。)。政府行为(政策、法律、法规、教育方针等)是影响高等学校分化与流动的重要因素。1952年的院系调整,组建了一批新的院校,一些老的综合性的知名院校被分拆而元气大伤。政府的措施拉平了高校之间的差距和不平等。部分教育界人士对这段历史有着无奈和伤感,或许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90年代,实施“211工程”,政府对100所左右的高校增加经费投入,使一部分高校在基础建设和学科建设、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成功;反过来,又拉大了与其它高校之间的差距。1999年教育部确定的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9所高校,教育部投巨资进行建设(北大和清华各获18亿,复旦获12亿,其余6所各获6亿),加上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将有助于这些大学提高教师的收入,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吸收一流的生源、培养一流的人才,提高大学的综合实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那么,它们与第二层次的差距恐怕在短期内会迅速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