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03)04-69-03 中华食文化自黄河流域原始农耕食物及彩陶出现至今,已有约8000多年的历史。古老 的饮食文化不仅创造了中国史前文明,而且随着中华民族的繁盛进入现代,成为中华民 族引为骄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为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民族、地区认 同、接受,被公认为人类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体系之一。 探析古老的中华饮食文化发端及发展历程,无论是分布于黄河流域的磁山文化、裴李 岗文化,还是深埋于长江流域的仙人洞文化、彭头山文化,大量的考古证明,中华民族 早在新石器时代,标志着饮食文化产生的人工种植的粟、黍、油菜籽,家庭饲养的家猪 、家狗,人工制作的既实用又寄予了人们某种精神意识的彩陶饮食器具等,我们的先民 围绕着食生活不断扩展着人们的生活、生产领域,饮食文化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量。 沉思中华饮食文化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早熟文明,还是近代封建社 会中华文明的长久迟滞,直至现代中华文明的厚积薄发,她伴随着、见证着中华民族的 荣辱兴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并成为为世界首肯的中华文化诸多文化体系中,更 能突出反映中华意识和物质财富的重要部门文化。 古老的中华饮食文化,何以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而备受世界青睐? 我以为,其根本所在,是因为她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是中华文化这一 母体,孕育了诸如“天人合一”、“总体把握”、“求和”等既有中华传统文化意识、 理念这一母体文化“遗传基因”的基础哲学、世界观要素,又有诸如“物无定味,适口 者珍”,作为一个独立文化体系能够自我发展,不断扬弃的“后天素质”。前者,使中 华饮食文化具有了与西方饮食文化、清真饮食文化的类的区别的个性(或特殊性)特征; 后者,使中华饮食文化具有了能够与时俱进,寓个性之中的为世界广为接受的共性(或 普遍性)特征。 所以,研究中华饮食文化形成、探究饮食文化未来发展、把握餐饮市场走向、培养高 素质的专门人才,必须要研究中华文化及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如果脱离了中华文化 这一大背景、大环境,饮食文化的研究仅仅着手于菜品烹调技术等表象文化现象,就不 能把握中华饮食文化的全貌,中华饮食研究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和不断发展的内核力 量。这一点,是饮食文化研究理论界、教育界、实业界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延续性及同一性赋予了中华饮食深厚的文化内涵 所谓中华饮食的文化内涵,是指由饮食物质文化、技术文化、意识文化等反映的植根 于中华文化的饮食思想和观念。这是反映中华饮食文化本质属性的因素,是中华饮食文 化深厚坚实的思想渊源。 自黄帝统一中原始,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延续史。历史的延续,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中 华民族。世代繁衍生息的民族,才能创造出一脉相承的富有深刻哲理的民族文化。没有 中华五千年的延续史,就没有肇基久远、内蕴丰富的中华饮食文化。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然而在意识上有强烈的国家一统观。即中华民族大家庭观 念。翻开中国的历史,历代统治者都把中华民族的统一完整视为已任。历史上无论哪个 民族入主中原称帝,都以中国皇帝自居,都致力于维护大一统的国家体制。任继愈说: “只要细看诸子百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不难发现,他们争论的都是如何建立大一统的国 家,建成后如何管理。孔、孟、荀、墨、韩非都提出他们统一的方案,貌似超脱的老子 、庄子也设计了他们治理天下的蓝图,并不是不要统一”。 国家的统一,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安宁少战乱的社会生活,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保 障和文化产品市场,为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的各类文化体系的发展、完善提供了经济的、 统一理念的平台。饮食文化产生的特殊条件,首先是经济的发展,没有食有余,没有人 类摆脱依赖型经济走向生产型经济的转变,就没有饮食文化的产生。 中华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建立在政治统一基础上的文化同一性。从我国历史上 第一次最大规模的标准化行动——秦始皇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拆毁各国边 邻区城防工事、修筑驰道、直道,一直到今天的普通话推广活动,由政治统一而形成的 文化同一,为文化的传播、交流、吸收打下重要的人文基础。在文化的同一过程中,更 值得后人一书的是文字的统一,正如林语堂说:“历史上遗传下来一种宝贵的普遍方式 ——文字,它用至为简单的方法,解决了中国语言统一上之困难”。“如果没有秦汉以 来坚持不懈地推行统一汉字,中国也许要分成几十个国家”。统一的文化,世代相袭的 文字,向中华民族系统地灌输共同的道德观、社会观和价值观。 建立在中华文化统一道德观、社会观、价值观基础上的饮食文化,其意识核心与传统 儒、道家主张一脉相承,表现为“求和”、“养生”、“变化”,并构成了中华饮食文 化的本质属性。它概括了饮食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宗旨和生命所在,它规范了饮食文 化的内涵和外延。由这一本质所决定的,在漫长的饮食文化成长过程中,不断凝炼的“ 医食同源的辩证观”、“奇正互变的创造思维”、“五味调和的境界说”、“孔子食道 ”成为中华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体系,是中华饮食能够成为独立的文化体系的理论基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