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和平、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主题时,看似中立,无孔不入,如涓涓细流,浸染灵魂 的文化,其作用便更加显现了出来。对我国来讲,文化研究、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还体现 在,它是社会转型与改革开放的需要。激烈的社会转型,带来了传统的“解构”,道德 的冲撞,心理的震荡,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巨变。要解决这一系列发生在意识形态、 文化领域中的问题,仅靠经济、政治是不行的。“解铃还需系铃人”,文化层面发生的 事情还要靠“化人”去解决。 再有,国内深入进行的不可逆转的全面改革,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开放的大背景 下进行的。我国是在发达国家已经走向后工业社会的时期,全面启动改革大业的。西方 的物质文明挟裹其价值观如洪水般涌入我国,对我国的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如何应 对挑战、抓住机遇,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全面提升人的素质,重塑民族的魂魄,势必 上升到突出的地位。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现代化的中国共产党责无旁贷地必须重视文化的 建设,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又吸纳外来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熔铸出符合国情,代表时 代方向,具有教化功能的先进文化,切实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要做好文化的工作,就必须了解、掌握文化作用的方式,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一、文化作用方式的特点 与经济、政治相比,文化作用的方式有着其特殊性,这表现在: 1.弥漫状的“场”效应 文化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生产、交往等各个方面,它的存在与作用更多地不是以“ 外在化”为主,而是以渗透的“内化”方式为主,在悄然无声中融入人的内心世界与实 践活动。它的因子无法从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中剥离出来,独立存在, 只能通过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才能表现出来。另外,文化因子之间的作用,文化 具有的力量,很难通过可测的、量化的数据得到。这一点与经济、政治不同,一个国家 生产力发达的程度、政府的控制力、被拥护的程度等都可以通过相当权威,又被政界、 民间认可的统计方法,得以量化。这是因为,文化的作用呈发散状、绵延状、缠绕状, 类似现代物理学中的“场”效应。它貌似无形,但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吞噬力、征服力 ;强势文化就更是如此,它像一张巨大的“潜网”,无时不刻地释放着能量,罩住人的 手脚、身心,使人无法挣脱,直至被完全同化。文化的“场效应”能以其无形的魔力, 强化同质的文化,消弭、吞噬、重构着异质的文化。而这一切都是在无声无息、无硝烟 中“和平”进行的。历史与现实中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唐代对印度佛学的改造,就渗 透着中国儒家文化对人生的关注、道德的追求、心力的认可,它借用了印度本土佛学的 “外形”,繁衍了儒学的真谛。改革开放中,我们从国外学来了许多在西方本土曾经很 成功的做法,如:股份制、审计制、招标制、足球联赛制……,但没有多久,就被中国 传统文化“重构”,带上了“中国特色”,而走了样儿,变了味儿。一些外国公司的经 营者在经历了中国的“本土化”经营改制后,不法的行为,偷税漏税、钻法律空子的事 也屡屡发生。中国落后的经营理念、法制环境,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同化”了。 文化的作用力不仅表现在空间的“场”的效力上,还体现在时间的长河中。从婴儿落 地时起,巨大、浓重、无所不包、无时不在的文化“场”就将他包裹,大量的、连绵不 断的、裹挟着民族文化的因子就日日影响、哺育着他,以特有的“场”效应,不知不觉 地同化、征服着场内的他,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涂上基本相同的文化底色和评价体系,从 而左右着他们日后,甚至一生的是非标准、价值判断、美丑尺度,难以磨灭,挥之不去 。 文化说雅即雅,说俗即俗,说高即高,说低即低。难以抗拒的“场”效应更强、更多 的是集中在“低”、“俗”文化上,即社会心理、民俗、世风上。它通过举手投足、一 颦一笑、大事小情,在秉承生活方式,学会生存技巧的同时,其文化的核心部分——思 维方式、价值取向、判断标准、审美情趣等,就在不知不觉中,渗浸入生活于“场”中 的人们的内心深处,使他们接受了携带着“文化场”信息的认知方式与评价标准。由于 它是在人们处于自发的、无抵抗的状态下,是在人们的心灵“不设防”中进行的,从而 能够以更大的同化力影响更多的生活、工作于常态中的群体,使其能量以几何数级增长 ,进而大大扩充了文化场的“场容量”,增大了其征服力。 文化的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它的核心文化,即“核文化”具有多大的吸引力。“核文 化”如果既密又强,其辐射力、吸附力、征服力即强;反之,稀松的“核文化”难以产 生强大的场效应,这是因为,核文化中的各个文化因子是貌合神离的,在常态下,还能 相安无事,一旦遇到非常态的考验时,则会迅速瓦解、分崩离析。 中国近代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在中国大陆不可能形成强有力的资产阶级的文化场。资 产阶级所要求的人权、平等、共和、自由等有时表面看来显得蔚为壮观,但关键时刻不 堪一击。甚至封建文化“抖一抖”,它也会迅速地败下阵来。反之,在经历了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之后的欧洲,资产阶级的文化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地位,被它击得粉碎的封建 文化,任何借尸还魂的企图都难以得逞。历经沧桑而至今不绝的儒家文化,源于它的“ 核文化”是强有力的。焚书坑儒的强权行动亡不了它,新文化运动思想批判的利剑斩不 断它,新儒学的兴起,延续着它的命脉,不仅它的故土时不时掀起复兴的热潮,而且堂 而皇之地走向了世界。这说明儒家文化的生命力,也验证着儒家文化的“核文化”的功 力至今是强大的。 核文化的力量决定文化场“场效应”力的强弱,所以,文化场的改造关键在于对“核 文化”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