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152;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03)04-0064-04 21世纪是世界历史的大变革时代,它面临许多重大抉择。选择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建设生态文化,这是人类最重要的抉择。 一、什么是生态文化 从狭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等;从广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 这一定义是从与传统文化比较中提出的。工业革命以来的文化,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是人统治和主宰自然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 人类创造文化,以文化的方式生存,运用文化的力量发展自己。在这里,人类在自然价值的基础上创造文化价值,自然界支持人类文化的发展。 但是,300年来,依据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人们认为只是人有价值,人是自然的主人、主宰者和统治者;自然界没有价值,它只是人改造和利用的对象与工具,只有受人改造的份儿。 依据这样的价值观,传统文化具有“反自然”的性质。人类的文化创造 ,对自然界采取了两个主要行动:一是把大自然作为索取资源的仓库,向自然界索取越 来越大量的自然资源。二是把大自然作为排放废弃物的垃圾场,向自然界倾倒数量越来 越多、性质越来越复杂的废弃物。其结果造成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资源短缺为表现 的自然价值的严重透支,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这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后果,是人类文化 的消极和落后方面的表现。 这些以全球性问题形式,表现为人类生存的重重危机,导致一个大变革时代的到来。有变革就会有选择,我们认为,生态文化是21世纪人类克服生存危机的新的文化选择。 二、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人类历史已经经历了二次重大文化革命:一万年前,农业产生,以农业文明代替渔猎文化,这是人类第一次文化革命;300年前,工业革命,以工业文明代替农业文明,这是人类第二次文化革命。21世纪,生态文明将代替工业文明,这是人类新的第三次文化革命。 人类最早的文化是自然文化。那时的人类生活,既是自然而然的,又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的生活同动物一样服从生态规律,完全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一种“自然性”。 古代社会的文化是人文文化。它的重要特点是重视人伦和人事,人文科学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成就,但自然科学仍以经验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古代光辉灿烂的农业文明主要是人文文化的成果。中国人文文化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成就。 现代社会的文化是科学文化。工业文明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核心。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使人类生活现代化,而且表现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它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也就是说,人类文化经历了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这三个阶段,现在将向生态文化的方向发展。文化发展这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我们可以用两个简表表示(见附在文后的表1和表2)。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文化的发展阶段中,后一阶段总是包含前面阶段的发展内容。例如,人文文化发展中包含自然文化,科学文化发展中包含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生态文化发展中包含前面三种文化,但是它们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同样,以社会中心产业划分社会形态,农业社会中农业成为社会的中心产业,但采集和狩猎依然存在;工业社会中工业成为社会的中心产业,但渔猎、农业依然是重要产业,只是用工业革命的成果对传统产业进行了技术改造;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业将成为社会的中心产业,但它并不否定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而只是抛弃它们的不完善方面,采用新技术(生态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三、生态文化的主要结构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选择,它表现在文化的三个层次上。 1.生态文化的制度层次 生态文化,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变革,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规范,按照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建立新的人类社会共同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伙伴共同体。这种选择,要求改变传统社会不具有公平调节社会利益,不具有自觉的环境保护机制,而具有自发的两极分化机制、自发地破坏环境机制的社会性质;从而使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制度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制度化,使社会具有自觉的保护所有公民利益的机制,具有自觉的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机制,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2.生态文化的精神层次 生态文化,确立生命和自然界有价值的观点,摈弃传统文化的“反自然”的性质,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实践精神领域的一系列转变。 科学转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科学与道德、事实与价值相分离的事实,脱离了正确价值观的指导,它的成果及其应用,可能成为极少数人的工具,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损害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圈的整体性。 为了减少或避免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需要把价值概念引入科学研究和实践,发明和制造既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又有利于保护自然的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成果的评价,包括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和评价,既要有社会和经济目标,又要有环境和生态目标,使科学技术向着有利于“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健全的方向发展,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思想、适用技术和具体途径,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