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3)03-0001-04 从21世纪第三年开始,我们要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规模空前的、全面的普查和抢救。现在我来谈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还有做什么和怎么做—— 一、为什么做? 我们为之自豪的博大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精英和典籍的文化,一部分是民间文化。两部分同等重要,相互不能代替。特别是民间文化,它是我们的人民用双手和心灵创造的,五千年来,积淀深厚,博大而灿烂,并且与人民的生活情感、与人间理想深深凝结着。如果说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的传统在精英和典籍的文化里,那么,我们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便由民间文化鲜明而直接地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说,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半。 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偏见,民间文化并没有处在与精英文化同等的位置上。它们大多只是凭借着口传心授这种相当脆弱的方式代代相传。一旦没有传承人,就如断线风筝,即刻消失,化为乌有。所以民间文化的生存方式一直是自生自灭的。 于是,在工业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它必然遭受致命的冲击。 一方面是农耕时代将要消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原有的农耕文明架构下的一切文化形态和方式都在迅速瓦解与消亡。这是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 另一方面是全球化的冲击。风靡全球的商业性的强势的流行文化,正在猛烈地冲击世界各民族——也包括我们民族的文化。在这种全球化的飓风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处于消解过程的民间文化。 然而,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五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 我们民族精神情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与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以及综合国力中不可或缺的坚实的精神内涵。可是,由于民间文化长期不被重视,也没有从文化上、从全球化的背景上来看待这个“中华文化的一半”,因而,至今我们对于民间文化的整体状况认识不清,心无底数,我们甚至不知道如今民间文化到底消失了多少。 如果我们到中华大地上跑一跑,就会看到我们的文化多么缤纷与迷人,人民多么智慧,多么心灵手巧,多么富于才华;同时还会看到它们面临着失传,受到漠视,眼看着曲终人散,人亡艺绝。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消失。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 能够让自己的文化损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吗?能够叫后人完全不知道先人这些伟大的文明创造吗?我想,我已经基本上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二、做什么? 中国民间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这由于,一是历史悠久,二是民族多样,三是地域多元。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如果真的走进民间,就会感觉到这个文化世界深邃莫测、变幻无穷,琳琅满目,浩无际涯。民间文化学者从整体上把它区分为三部分: (一)民俗 (二)民间文学 (三)民间艺术 十几年前,我们通过采编《中国民间文化十套集成》对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进行过田野采风与搜集工作。那一次采风在中国文化史上是具有“凿空”意义的,也抢救了很大一批民间文化遗产。但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那次采风的视角偏重于文艺而非着眼于文化。民俗这一大块最重要的、根本性的民间文化没有纳入其中。民间美术也在视野之外,此外,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至今尚未全部完成,尤其是民间文学(谚语、歌谣与故事传说)原生态的极其珍贵的采风实录——县卷本,由于没有整理与出版,面临重新失散的可能,它反而成了我们这次抢救的对象之一。 我们要用十年时间,对中国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进行一次地毯工的普查。我们的对象是“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尽管我们不可能将农耕文明的遗存“一网打尽”,但我们的口号是“一网打尽”。以表明我们对先人创造的文化心怀的一种虔敬、热爱与责任。 这次抢救的是民间文化遗产。遗产是财富。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抢救的民间文化遗产是指农耕时代所创造的文化财富。不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新产生的民间文化。这一点很严格,不能含糊。 它的本质是民间的。必须是民间的。比如陶瓷,我们面对的是民窑而非官窑;比如民居,我们面对的是民居及其桥梁、戏台、作坊、商家,而非皇家宫室、贵族园林和名寺宝刹。这一点也很严格,不可逾越。 民间文化包含得很广泛。它包括农耕时代民间的文化形态、文化方式、文化产品,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遗存。 我们在抢救和普查时,要注意: (一)活态的 活态是指代代相传、流传有序、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民间文化。比如那些按照传统规范来进行的民俗事象,正在生活其中的古老民居,仍旧操作着的工艺流程,依然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等等。这些活态的民间文化要赶紧记录下来,不能等待它濒临灭绝时再去抢救。因为它具有“活化石”的意义。 (二)现在时 现在时是指在21世纪初中国民间文化的存在状态。这个状态包括活态、濒危状态、非活态。要准确地记录和体现这种“历史的真实”。这对于未来研究文化的兴衰与演变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