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3)02-0001-11 全球文化问题已经在许多维度上,如文化人类学、文化社会学、文化政治学等维度, 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赛义德的《东方学》、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亨廷顿 的《文明的冲突》等已成为讨论全球文化问题时被广泛引用的著作。然而,在文化经济 化、经济文化化、经济文化高度一体化的今天,从经济学纬度上对全球文化问题的观照 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文化经济学在西方已经成为一门学科[1]。然而对文化产品和服 务的国际贸易的研究,西方国家也刚刚开始起步(注:欧美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 请参阅G.G.Schulze,International Trade in Art.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vol.23(1999).)。我们发现,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对全球文化问题进行探讨,也许能说 明更多的问题。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被纳入国际市场的版图。文化 贸易的课题已经历史地摆在了中国学者的面前。 一、国际文化产品及服务贸易的趋势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资料[2],在过去20年中,文化商品的国际贸易额呈几何 级数增长。在1980-1998年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 视、游戏及体育用品的年贸易额,从95,340百万美元激增至387,927百万美元[3]。但 是,这些贸易的绝大部分是在很少一部分国家之间进行的。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 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占当年全部出口额的55.4%;进口也高度集中于美国、 德国、英国和法国,占总进口额的47%。在20世纪90年代,文化商品的进出口高度集中 于少数几个国家的现象减弱了,但并没有根本性改变。然而,在这一角逐中加入了新的 角色,到1998年,中国成为第三大出口国,新的“五大国”占据文化出口的53%和文化 进口的57%。 虽然我们缺少全球文化贸易的准确统计资料,但从1991年开始,文化产品的贸易总量 大大增加了。的确,上述关于文化商品流动的数字没有充分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多媒体 、视听艺术、软件和其他基于版权的产业的迅速发展情况。1998年,音乐制品(包括LP 、MC、CD等)的全球贸易额是38,671百万美元,与1990年的27,000百万美元[4]相比, 反映出节目产业的增长及当今全球文化贸易的规模。1996年,文化产品(电影、音乐、 电视节目、图书、杂志及计算机软件)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项目,首次超过了其他传统 产业,包括汽车、农业、航空和国防。根据国际版权联盟1998年的报告,在1977年和19 96年之间,美国的版权业增长速度是同期美国经济年增长率的三倍,1996年取得了出口 60,180百万美元的成绩。英国也紧随这种趋势,1997年,其创造性产业的出口达到了1 2,500百万美元。 就像其他商业服务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大于传统的商品出口的增长一样,文化服务的全 球贸易增长也十分迅猛。即使统计数字的可靠性、可比性及分类标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 问题(注:对文化服务的定义差别很大,如经合组织出版的《1970-1994国际服务贸易统 计资料》中,在“电影与电视”类目下,日本的数据是指“电影租金收入”,德国是指 “电影和电视”,法国是指“视听节目”,加拿大是指“电影和广播”,奥地利是指“ 文化和娱乐”。),但所有数据都能明显地说明这一点。美国1994年影视服务的过境出 口额达到16,120百万美元(包括合作贸易),而同期的进口额仅为136百万美元。有必要 指出的是,在落实和解释文化服务的贸易数据时,最大的困难是,跨国企业内部贸易的 数字都是没有统计在内的。不论是海外机构之间还是外国所有的合作机构之间的贸易数 字都是无法统计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领域纷争不断。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就文化 问题与美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下面还要详细讨论),而第三世界国家反对美国“文 化帝国主义”的呼声反倒没有法国等发达国家高。这就给文化政治学的学者们留下一个 难题:第三世界国家受美国的文化侵略最严重,他们却默默无语;相反,反对美国文化 霸权最激烈的倒是法国等发达国家[5]。难道是法国、加拿大代表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利 益?的确,文化政治学很难回答这一问题。然而,如果我们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探讨, 就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 文化产品的进口和出口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国家的现象,属于典型的产业内贸易。关 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据统计有上百种之多[6]。我这里采取一种非常实用的办法,即根 据1971年联合国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SITC)的标准来划分 。根据这一标准,录音制品的分类号为8983,图书及其他印刷品的分类号为8921,艺术 作品的分类号为8960。我们这里重点讨论前两类。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 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这里的“同类产品”是指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至少前3位数相 同的产品。他们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一国的出口项目中。产业内相互 投资是与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相伴存在的现象,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产业内贸易仍然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并在工业化国家的制成品 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7](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