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2003)03-0070-05 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在西方社会中逐渐从学术界进入 日常生活,从旨在简略地概括世界未来的趋势迅即成了整个社会各个层面争相追逐的时 尚——用全球化尺度对社会关系进行新定位。 中国知识界对全球化的态度应该说一直是比较理智和审慎的,其主体倾向基本上是批 判性、建设性的。大多数学者坚持认为,所谓“全球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以资本逻 辑和(商品)市场关系为范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而强势的异质化过程,是资 本主义生存(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精神、价值观念的全面扩张、渗透及至取得霸主地 位的历史过程。由对全球化的上述实践与理论情境的评判与认定所决定,我们认为,对 于处于弱势生存与话语境况中的民族、国家而言,要沉着、理智地应对由全球化所导致 的冲突、碰撞、兼并、融合的“文化景观”与“价值冲突”事实,最重要的是立足本民 族特定的现实,在积极顺应(融入、合作、参与)的同时,着力寻求一种具有涵摄人类文 明文化优长的、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新与自我超越之路,其关键是培育、养成一种具有成 长性(自创生、自发展、自调控、自提升)品质的新的文化及其价值观形态:现代新公民 文化及其价值观。 与“全球化”一样,“全球化时代”作为一个多义的意义符码,它所表达、指称和彰 显出的一个最显著、最突出的人文特征就是:它必将是一个主导未来社会走向的“公民 社会”与公民文化和价值观的时代。现代新公民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确立,正是基于对全 球化所包孕的多重意涵的辨认、确证与识鉴基础上所进行的哲学理念提升的结果。 在当今世界的矛盾发展中,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空界限,经济全球 化的进程在加快,信息网络高速公路把整个地球连成了一个地球村,全球一体化正在形 成;另一方面,整个世界又在走向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但是这种矛 盾的发展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它不仅不会使民族国家走向消亡,相反,它恰恰会 使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由于国际竞争的加剧,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 之间的矛盾更加微妙和尖锐。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使任何民族国家都不会轻 易放弃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应得权益。国际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新的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的依然存在,时刻都在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和安全。所有这一切,使人们不得不思考 人类生存、活动、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民族国家的作用。大多数民族国家都不得不小 心翼翼地应付着这个貌似安宁,实则骚动不安的21世纪,都在极力思考如何提升本民族 国家的实力和地位,使本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种情况下,视“生存本位”为基本哲学理念的新公民文化与价值观教育将被提上 优先考虑的地位。因为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谁能抢占科 学技术的制高点,谁就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获胜。因此,培养能够胜任国际竞争的新 型公民,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安全,重塑民族形象是每个国家文化创新与价值观教育 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而全球化背景下新公民文化与价值观教育首先促成了民族主义 和爱国主义的高涨。共同的政治、文化纽带和期望将会使人们打成一片——身份的认同 ,这种教育必将成为发展和维护民族意识的中心,成为国家使民族从他国的政治和文化 束缚下解放出来的一个工具。在全球化浪潮中,后发的民族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实现 自己的现代化,必须学习西方现代化的经验。而西方从走向现代化之路直到现在,成功 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固然很多,但“公民文化”与价值观教育,作为其中至为关键的核心 内容之一,则功不可没。依托这种教育,开启了国民的智慧和文明,提高了国民的整体 素质和受教育水平,才为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人力——智能资源保证。因此,民族国家 的现代化需要现代化的公民,而现代化的公民只能通过现代化的公民文化教育来培养。 新公民文化与价值观教育所集中关注的是公民、民族、国家这三个维度,公民是国家的 公民,他必须适合国家的政体和法律,什么样的政体将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国民性格。这 样,人的现代化就和国家的政体、制度、法律、文化传统等多元现代化联系起来。也就 是说,人决不可能是纯粹自然人,他必定是从属于某个民族国家的公民。 二 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说,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行为取向或基本姿态首先而且必须 是实践的,也就是说,必须对作为一种文化——价值现象的全球化问题,做出符合中国 国情的生存哲学论的有效诠释。“生存”问题应该是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双重切入、审 视全球化问题的基本理论话语和背景参照,因为全球化的基本矛盾是“生存空间”的激 烈争夺。作为对这种酷烈现实的一种理论上的前瞻,我们认为就是必须促成并确立新“ 公民文化”的价值观。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全面审视我们的文化国情。客观地说,近代以前的中国社会,从来 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公民”概念,民众的“公民意识”、“公民素养”、“公民人格” 等极度稀缺,对此,有学者甚至称之为“公民文化”不育症。这种“公民文化”的不育 症,究其根源,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它与传统中国社会特色鲜明的权力专制与全能主义的政治文化设计有关。中国 传统政治文化应该说主要是指封建政治文化。它以封建主义的专制政治制度为物质依托 ,在本质上是以维护封建帝制和君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和人本主义作为主要内容和线索 ,两者相互交织、缠绕,相互补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就其外在形态表现而言表现了诸 如:“以经世致用为基本致思倾向;以维护封建专制为直接功利目标;以道德和政治的 互渗为基础,把道德伦常推崇为人的政治行为的最高准则等等。这其中,最为核心、最 为关键的则是政治对全社会的广泛浸入和覆盖,以致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泛政治主义 传统,亦即通常所谓‘全能主义政治’。这是指一种政治系统的权力可以不受限制地侵 入和控制社会每一层面和每一阶层的政治制度。”[1](P11)这一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悠 久、根深蒂固。把政治视为万能,把政治生活作为人生的主要内容,普遍地关心和参与 政治,以政治尺度来评判善恶是非和人生价值成为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政治意 识由此上升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