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155(2003)03-0065-04 谈到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国人总是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然而,问及中国文化在 五千年中是怎样走过来的,国人似乎不太能说得清楚,即使一些教科书也没有作系统的 论列。因此,本文试图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对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作初步的 探讨,大致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文化从未断裂 从时间上审视,中国文化悠久,从未断裂。由现在上溯,5000年以来的历史文化有比 较清楚的脉络:5000年前是黄帝时代,中华民族的始祖已经开始主动地创造着文化,也 就是《周易》所说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时代[1](P37) 。《周易》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这不是偶然。《周易·系辞》云:“黄帝、 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 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1](P87)4100年前中 国先民跨入了文明门槛,有了第一个朝代——夏。尽管夏朝的史料不多,但学术界还是 认定夏朝是中国最早的国家。3600年前成汤建商,甲骨卜辞把当时的帝王兴替与大事情 记载下来,使得商朝的历史比较清楚。3100年前周文王立国,周文化开始兴盛,这是儒 家始祖孔子一生最向往的文化。从2800多年前的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开始,史学家 有了一年接一年的记载。从2700年前(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开始,史学家有了一个 月接一个月的记载,详见《春秋》的纪年和纪月。 中国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尽管历经多次分裂、战争、自然灾害,但文化在变化中传 承,始终未曾断裂。以孔子家族为例,从春秋末到现在的2500年,孔家每一代的人物和 事迹都很清楚,每一代的坟墓都保存在曲阜的孔林。这样绵延的家族是世界上任何国家 都没有的。以文献为例,从三千多年前的卜辞,到三千年以来浩如烟海的古籍,详细地 记载了中国的文化流变,这也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这些都说明中国文化没有中断, 有无与伦比的延续性。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因而文化的积累最为丰富,这也是其他国家难以相提并论的。美 洲、澳洲的现代文化不过二、三百年,其古代文化仅有零星的遗存,如果有一件二百年 前的文物,就稀罕得不得了。他们的电影、小说都缺乏本地区的文化积累。中国,不论 是中原、关中、荆楚、吴越,还是西北的吐鲁番、东北的辽河,到处都有地下文化宝藏 。随便打开一座古墓,就是几百年几千年的宝物。中国的古典书籍、寺庙、石刻是古老 文化的载体,而看不见、摸不着的民俗习惯、传统思想更是无时无处不存在的文化遗存 。 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断裂?王会昌在《古典文明的摇篮与墓地》一书中认为,3000年来 ,由于全球气候向干、凉转变,行星风系再度调整,副热带高气压沙漠卷土重来,从而 毁灭了大部分古老的文明。[2](P24)我认为文化断裂的原因不外两方面。一是自然原因 。当自然资源耗竭,特别是缺乏水的时候,草、动物、人不能生存之时,文化就会中断 。当大规模瘟疫流行时,文化也会毁灭。二是社会原因。战争频繁、异族征服、经济恶 化、政治腐败,都可能导致亡国亡种亡文化。中国文化之所以未曾断裂,应从两方面分 析。第一,从生存环境看。中国地大,地大则有利于人口周旋。每逢灾荒,灾民自动向 非灾区转移。长江、黄河是东西向的大河,比其他国家南北向的河流更有利于民族生存 。地大必物博,物博则利于文化的物质支撑。五千年以来,中国的生态处于地球上最适 合人类生存的时间段,文化必然繁衍。中国在东亚,处于欧亚大陆相对偏僻的位置,没 有受到西亚或欧洲的大侵扰。第二,从社会条件看,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农耕民族 有向心力、群体观念,以相对静止的状态保存和发展文化,不像游牧民族缺乏稳定的生 活条件,而儒家学说在凝聚农耕民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二、文化东移南迁 从空间上审视,中国历史上长期以黄河中游为华夏核心圈。我们以这个中心画坐标图 像,不难发现文化有东移南迁的态势。当然,文化也有西移北迁、一点四散的态势,但 东移南迁的态势较为突出。早在史前时代,传说中的伏羲氏、黄帝就开始东迁。伏羲出 生在今甘肃天水市北古成纪县的雷泽,他选择环境,先是把部族迁徙到了陕西宝鸡县的 陈仓,又迁徙到今河南淮阳县城北的蔡河边,又一直向东到达了山东滨海的泰山。传闻 泰皇就是伏羲,是东方的天帝。中华民族自称是炎、黄的后裔。据徐旭生先生考证[3] ,炎、黄都发祥于今陕西黄土高原,黄帝族依傍姬水,得姬姓;炎帝族依傍姜水,得姜 姓。由炎帝和黄帝开启的文化向东传播,遍及中华大地。 周人兴起于黄土高原,其祖先最初生活在今陕西渭水流域中游以北,始祖后稷(名弃) 。为了发展农耕,周人经常迁徙。每次改变处境,部族就有一次大的发展。公刘、古公 、昌在位时的迁徙最有成就。以公刘为例,《诗经·大雅·公刘》是专门歌颂公刘的诗 ,说公刘:“匪居匪康,干戈戚扬,爰方启行”。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说:“ 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 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向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 乐思其德。”从西周到东周,西北民族不断向东迁移,散居在陇东至伊水、洛水之间。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 洛,往往有戎,……与诸夏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