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225(2003)02-0019-004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生活世界,关心的问题与20年前完全不一样,而社会的 变化还在继续往前发展。这种变化会把当代中国社会以及每个人的生活引到什么地方去 ?谁都看不清楚。用以往关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河殇》里“黄色文明” 与“蓝色文明”这类二分法的概念来描述这20年的社会变化已经不适合了。另外,所谓 “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也不准确,因为文化上晚清乃至民国初年也很现代;而从1949 年到文革这段时期的中国社会,也应该说不是传统而是现代的。可以说二分法只能说明 一些问题,而不能概括全面的变化。中国的变化应当是从一种现代向另一种现代的转变 。 今天的中国社会究竟是怎样的社会?当代中国应向何处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严峻 的问题,谁都不能回避。即使你只关心个人的生活,也必须考虑这个问题。这关乎一个 “意识形态”的问题,意识形态这个词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法兰克福学派学者 马尔库塞认为,“任何社会都会逐渐形成一套观念,向社会成员解释社会,从整体上理 解社会,并为多数人所接受,这就是意识形态”。但是意识形态与真实的社会生活之间 的关系往往是有误差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有非常强大的意识形态,即所谓 “官方意识形态”起主导作用。它的内容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传播方式 是通过各级国家机器、宣传部门、教育机构,并且为多数人所接受。上世纪80年代中晚 期开始,这种意识形态逐渐退出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因为意识形态的力量建立在人们 对它相信的基础上,否则就是无效的。所谓的“官方意识形态”是指老的意识形态,在 20年前可以这么说,现在很难说依然存在。绝大部分原来的官方意识形态不再继续充当 原来的角色了,也就没有力量来压制新的意识形态。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这是一个“没有信仰”、“没有理想”的时代,实际上一个社 会的精神生活是不会真空的。当下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已经出现,我们可以把它的基本命 题归结如下:关于人的定义,不再像以往那样认为“人应该活得像雷锋一样”,而认为 人是首先要满足眼前物质利益的生物;关于过去40年的历史,是用虚假的崇高理想来压 抑人的起码物质需求的历史;关于当代社会的认识,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 。现代化要通过市场经济来实现,通过平等竞争来进行,只要这个基本方向不变,现在 我们担心的问题都会解决。从形式上看,旧的意识形态有集中的表述者,而新的意识形 态分散在无数的形象、文字、图片当中。从传播方式看,新的意识形态充斥在媒体划定 的范围之内,遍布各种商业广告、电视节目乃至学术讨论中,并不完全缺乏解释力。 这样的新意识形态实质已经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主流,却在一定程度上标榜其异端性。 这也是新意识形态的双重性所在。举个例子,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部小说《上海宝贝》 ,美国学者认为它代表了中国文学的边缘化,但实际情况是此书被禁之前畅销各地,成 为上海以及沿海类似地区人们的必读书目。所以用官方、前卫、主流、支流这类对立性 的概念,已不能说明现实情形的复杂。 现在我们总是面对一个形象:一位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士,有房、有车、有漂亮的太太 和十岁的儿子,每日忙于签约应酬,周末的时候打高尔夫球和看歌剧……这样的形象几 乎充斥着我们的媒体,成为当代中国年轻人最向往的形象。对比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 ,当时的学生们长大后的理想是各种各样的,不像现在一大半的人都想做总经理。当然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清楚,成功人士并不是谁都能做的,需要许多特殊的背景、素质才能 实现,于是出现了一种作为补充的生活方式——白领。今天上海的年轻人毕业后都期望 可以有四室一厅的房子,月薪不低于5000元,室内布置装璜高档,最好还有自己的车, 这样的理想成为整个社会主导性的生活构想。虽然实际上起码有一半以上的人过不上这 种生活,但是那些年轻的、受过高等教育、充满理想的人都相信自己能实现这种理想。 而且整体的社会环境也都按照这一理想来创造客观条件,包括房产、家具、装璜、商店 橱窗在内的各种生活行业都提供与之相配套的服务,不仅仅是抽象的观念,而是社会的 物质环境都互相配合,使得新的意识形态在我们的头脑中飞速膨胀,如入无人之境。当 以上描述的这种生活方式、理想在全社会蔓延之时,就是新的意识形态大获全胜的时候 。 我们现在回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来:人究竟需求什么?按照哲学的理解,除了精神的 自由外,还有物质的需求,这是毫无疑问的。波兰的经济学家曾经把人生存必须的几个 条件归纳为空气、水、住房、食物、听觉、人与自然和艺术,这些都是人首先必须满足 的需求。作家韩少功以自己的生活模式挑战了所谓“现代”生活的概念,他原来在湖南 长沙,后来迁到海口一段时间,最后又回到湖南乡下过起了田园生活,面对别人的疑问 ,他回答:“什么叫现代?像海口人呼吸的那种空气,喝的那样的水就叫现代了?”原来 我们强调的太单一的理想,将之解释为“传统”。作为一个健全的现代人,对这个定义 应该有不同的看法,有多样的途径去解释,社会才会在比较、选择中向前发展。在西方 的大学校园里,“现代化”是被普遍批判的概念,而在中国却是很正面的形象。因为中 国的“现代化”概念是从19世纪的西方传来的,那时的西方人普遍相信进化论。那么, 一个社会有没有可能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我认为每个社会总会形成不同的主导性观念 ,也许可以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形成某种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局面。当新的意识形态出 现时,一旦它成为主导,就应该有对它的怀疑和批判存在。我们不必担心有新的意识形 态出现,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能够让不同的声音发声,并且使之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