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052(2003)02-0061-03 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受今后的中国走向和世纪风云变化所制约。从当前的中外格局去观察,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大方向不会变,而且会步伐加快 ;二是世界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各国的经济联系将来越来紧密。由此两点就 必然引申出来一个基本的结论: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必然会更加扩展,交流的广度和 深度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理由很简单,现代化就意味着走向世界,一 个封闭的民族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现代化的程度越高,与世界的联系就越 紧密,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就越来越扩展,只要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不停,就会努力去 促进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而且,中国是一个大国,文化的包容性较强。随着国力的增强 ,拥抱世界文化的胸怀会更加宽广。一个矢志不渝追求现代化的中国,绝对不会把交流 的大门关上的。与中国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互为因果,世界对中国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增 大。一则世界的经济与中国的经济会难分难解地掺和起来,跨到中国和中国跨至外国的 世界跨国公司将使中国经济变成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一部分,将来中国经济的变动会直 接对西方乃至世界发生比较大的影响,中国的市场对外国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世界对 中国的依赖会越来越强,与中国的交流会越来越迫切;二则中国文化自成一体,历史悠 久,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必然继续引起世界各民族的关注和广泛研 究。古典的中国文化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虽然难有惊人的魅力,但不等于中国文化就失 去了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力。文化的暂时落伍不等于文化的无用。被封存了的古典文 化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会受到不同层面的关注,所以古典文化对人类进步的辐射作用 ,从某种角度讲是永恒的,只是随着时间的不同关怀的角度有别。中国文化在现代化方 面可能是低能儿,在后现代方面则可能会受人青睐。总之,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为世 界各国加强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再加上现代化的交流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 ,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景无限广阔。 有交流才能有发展,有发展必然会变异。所以,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固有的 中国文化不可能不面临新的挑战。挑战之一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传承性。 这是几千年特别是1840年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中遇到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今后中外文化 交流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新问题。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为使中国的新文化既包容现代性 ,又接纳好的传统,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模式。如“主以中学,辅以西学”;“新学为体 ,旧学为用”;“建设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新文化”;“中国文化的充分现代化”;“ 全盘西化”,等等。这些模式都试图在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中找到一个科学而带有永恒色 彩的不变的框架,但皆含有很强的主观因素。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新文化涌动,是不以人 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无法去事先设定一个人为的范式。当强调“中学为体 ”的时候,往往会限制去吸收外来文化;当呼唤“全盘西化”的时候,又会忘掉了中国 文化的传统。其实,中外文化的交流是一种自由的选择。能够交流的东西,自然可以融 合在一起;还不具备融合在一起的文化,人为地去促进,也见不了多少成效。孙中山在 辛亥革命时期从西方引进的共和国理论、多党政治等,费力可谓多矣,但中国不具有实 行的社会条件,仍然以失败而告终。况且,文化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来创造的,也是由 人去自由交流和选择的,让众多的民众去按一个范式去进行文化的交流和选择,只能是 异想天开。因此,只有充分把握文化交流中的自由特征,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交流。以 广阔的开放的胸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洋为中用,才合乎文化交流的 一般规律。划主次、定比例的方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必然是一种误导。在21世纪的中 外文化交流中,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必然会以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未来文化;而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文化也会逐步现代化。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自然要去 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自然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价值判断去重新解 析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顺理成章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实现。所以 解决现代性与传承性的问题,应该以现代驾驭传承,最后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归宿。 然而,真正科学地做到以开放促交流,以交流促现代化,以现代化促传承,非常困难。 往往讲现代化时,就忽略了继承传统;弘扬民族传统时,又和文化的现代化对立起来。 忽略了传统的继承,会导致对外来文化的不准确的选择;忘记了现代化,又可能出现对 外来文化的排斥。因而,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明确提出注意处理现代性和传承性 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值得进行长期研究的。 挑战之二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所谓文化的“世界性”,就是指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具体来讲,就是指一个国家 或一个民族文化要保持先进地位,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始终维持一种高势能的文化。 这种世界性,没有文化的交流是无法实现和保持的,特别在世界已成为“地球村”的21 世纪更是如此。所以,21世纪的中国文化,只有充分的世界性,才能具有时代性。从目 前看,其中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明清以来已经走过 了近500年的路程,但仍然没有处理好。五四运动时期,不少高水平的思想家致力于中 西文化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但多数人试图在中西文化上找 到一个简单的公式,即西方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又如何,然后取长补短,自然就使两 种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中国文化在这种结合中自然就具有了时代性。这种思维模式使他 们苦思冥想,妄图用几个字或一两句话概括中西文化。如李大钊曾明确指出:“东西文 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 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 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创造的;…… 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1]这样的区分,似乎有道理,但只要 仔细去推敲,则会发现许多漏洞,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进入了简单化的误区。因为, 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宏大而驳杂,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了的。东方文化 中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其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西方文化也能够找到很多实例, 指出其消极的成分,说明其并非全是积极的。正确的思维应该是认真而全面地去研究东 西方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去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在碰撞与融合中创造新文化。李大钊 在《新青年》的一篇文章中讲得好:东西文化,“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但这种精 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于进化有益。 ”[2]中外文化在交流中新陈代谢,才可以使中国文化具备世界性。但实际运作起来相 当困难。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突起的时候,知识界又在重复五四时期的旧思维,又花 大力气去讨论东西文化的优劣所在,试图用几个字或几句话来讲清楚两种文化的差异。 这当然无法如愿。所以,在中西文化的研究和交流中想简单一些或省力一些,都是不现 实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刻苦而持久地进行中外文化的研究,同时持 久不懈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才能使中国新文化和世界接轨,才可以具备文化的时代 性和先进性。当然,也不能忽略文化的民族性。外来文化在中国真正扎根,必须具备了 中国的民族特点,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利玛窦等西方的传教士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几 千年的中外文化交流也证明了这一点。民族性是外来文化存在的必备的形式。相反,文 化的民族性,只有具备了时代性或先进性之后,才可以传播、发展。文化的先进性或时 代性是内核,文化的民族性是形式。时代性必须依赖于民族性才能生存;民族性只有寄 托于时代性才可以保持。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