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和亲,名垂青史,万古流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无数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和人民群众为她写下大量的咏唱、赞美之词。对王昭君这位民族团结的友好使者,这位为中华民族团结、和平、统一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人们从史学、哲学、民族学、民俗学、伦理学以及文学艺术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与挖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简言之,王昭君和亲的意义早已超出了事件本身,形成了一种文化。这一文化,在历史传承中随时代的前进不断地充实其内涵和外延,愈来愈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魅力。这一文化的精神实质,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哲学思想之一——和。 说昭君文化实质为“和”,须先溯其源。众所周知,中国人历来崇尚“和”。从某种程度讲,“和”不啻是中国人的一项人生哲学。它极大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态和思维方式,渗透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的社会进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哲学概念的“和”,与“五行说”几乎同时产生。先人认为,“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生万物。”由此得出,“和”是万物得以生成之道。后来,老子、庄子、孔子都对“和”的哲学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述,为“和”注入了社会、政治以及道德与伦理诸方面的内容。《老子》“六亲不和”、“和大怨必有余怨”,是就人际关系而言;“知知曰常,知常曰明”,是就认识论而言。《庄子》言“阴阳和静”、“和理出其性”,表述了主体意识通过修养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在此基础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和”及其“和而不同”的哲学意义加以阐述和发展,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并在实践中广为运用。国与国之间要“万邦协和”,人与社会要“国泰民安”,人与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人自身之和称为“吾养吾浩然之气”,人与人之间要本着“和以处众”、“和为贵”的原则来交往,集体或国家渡过难关要“和衷共济”,做生意要“和气生财”,艺术要符合“中和”的审美尺度等等。从根本上说,“和”就是中华民族的底蕴,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史就是一部众多民族和睦相处、不断融合、统一且多样化的历史。中国人的理想社会模式是“大一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就是这一理论的自然结果。古人的“大同理想”,孙中山先生提倡的“五族共和”,共产党人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实行“一国两制”,无不体现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和”的精神。 昭君文化出自和亲,其核心就在于“和”。昭君之前亦有“和亲”先例,但都没有形成一种文化,探其缘由,都不是以民族和睦、团结为目的,而只是缓解矛盾的权宜之计,往往只是以狭隘的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如刘敬的“甥婿关系论”与董仲舒的“利动贪人论”。因此,双方并没有因“和亲”而安定、团结,反而在“和亲”后战争频仍,造成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经济遭受重创的局面。 而昭君和亲一事,与前述和亲有着本质区别。这次和亲虽然也是源自政治的需要,但从理论指导、汉匈双方主观愿望、王昭君个人的努力、和亲的客观效果及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来说,都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和”的精神,所以,才成为历史上和亲成功的典范。 从汉朝一方来说,萧望之的理论对汉宣帝、汉元帝对待匈奴的态度起到了重要作用。萧望之是西汉名儒,其民族观源自儒家“和”的思想根基。他的理论和主张是历史上以“和”的思想处理民族关系的典范。他认为,匈汉两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的,在匈奴内外交困之时,不但不能“乘乱灭匈”,反而应“吊其民,辅其国”,“辅其危弱,救其灾患”,传播德、信,以服天下。汉元帝承汉宣帝与匈奴修好的传统,接受了萧望之的民族观,以“和”的政策对待匈奴,为汉匈间和睦共处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另一方面,汉在与匈奴近百年的战争中,虽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也付出了“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巨大代价,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因而统治者追求“和”的愿望是真诚的。从汉朝百姓来说更希望获得和平安定的生活。 再从呼韩邪单于一方来看,他汲取了匈奴与汉朝多年战争失败的教训,在匈奴内部分裂、天灾频仍、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改变前代单于的侵扰好战政策,诚心与汉和好,诚意归附汉朝,打破了“自三代(夏、商、周)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的旧传统,于公元前51年、前49年、前33年三次亲自朝见汉帝,并在最后一次朝见时,提出愿当汉家婿,与汉朝进一步亲近。为表诚意,呼韩邪单于与汉将韩昌、张猛立下盟约:“自今以来,汉与匈奴合为一家。”呼韩邪单于破除旧俗,开了北方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接受中央政府领导的先河。他的和亲并非一时之计,而是以两民族安定团结、长久和睦为目标。 王昭君是一根纽带,使汉王朝与匈奴双方在“和”的旗帜下走到了一起,将和亲前后汉匈80年的历史贯穿起来。和亲的成功,与昭君个人克服种种困难,自觉维护和平有重大关系,也使她成为民族友好的象征、民族团结的化身、民族理想的寄托,真正契合中华民族憧憬各民族友好相处、实现大同社会的愿望。 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和”的精神与“和”的实践,顺应了当时民族间求和、求稳的历史大趋势,反映了进步的先进的文化,推动了汉匈间的友好往来,扩大了汉匈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使中原文化进一步向漠北地区传播,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和巩固了祖国的统一以及边疆的稳定,完全符合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后世树立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与进步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