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F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87(2002)05-0099-08 河北多古称。先秦时期有“九州”说。《禹贡》称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冀便为古河北之地,此为传说区划,实际并不存在。春秋时期,河北分属燕、晋、卫、齐诸国;战国时分属燕、赵、中山及魏、齐等国,其中以燕、赵势力最盛,故又有“燕赵”之称。秦置上谷、渔阳、右北平、代、巨鹿、邯郸、广阳、恒山八郡。汉设幽、冀等州,冀、幽始为正式行政区域,故又有“幽冀”之称。隋置幽州总管府。唐属河北道,河北作为正式行政区域由此始。宋分河北为东、西两路。元置大都、永年、兴和、保定、真定、河间、顺德、广平、大名等路,直属中书省,为“腹里”。明洪武年间,置北平等处布政使司;永乐年间改北平为京师,置顺天府,各府、州直隶京师,称北直隶。清置直隶省,民国因之,1928年改直隶省为河北省至今。 我国的区域文化大致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区域文化在战国后期形成,是时,河北大地活跃着燕国与赵国,故“燕赵”之称最具区域文化意义。河北地域文化亦称燕赵文化。 一、燕赵的物质环境与社会结构 文化的地域性是区域的物质环境与社会结构交互作用的结果。 燕赵的物质环境。从地貌看,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全。五种基本地貌又含多种成因类型。如平原包括冲积平原、冲积——洪积平原、河——海堆积平原、海成平原、剥蚀侵蚀平原;山地丘陵中包括侵蚀剥蚀中山、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岩熔化的侵蚀剥蚀低山丘陵;盆地有构造盆地和风蚀盆地;高原是构造条件与干燥剥蚀作用的结合,火山地貌在河北亦有分布,如张北熔岩台地。 河北地貌虽复杂多样,细分析却有规律可循。分布井然有序的大地单元同大构造单元在规模范围上基本吻合。约略划分,河北西北部有一带高原;高原的东南方群山众丘叠起,它们自东北向西南呈半环状峙立;群山的东南部为坦荡的平原。高原、群山众丘、平原自西北向东南成级级下降的形势,由高而低排列整齐。他们的构造基础分别为:阴山——天山构造带东延部分是高原的构造基础;阴山——天山构造带南部、新华夏系构造第三隆起带和祁吕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是山地丘陵的构造基础;新华夏系第二沉陷带是河北平原的构造基础。其高原称坝上高原区,包括张北高原和围场高原,是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山地主要有太行山、燕山两大山脉组成,燕山南侧和太行山东侧多丘陵,北部低山中有宽阔平坦的洋河盆地和桑干河盆地。河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山麓平原和冲积平原、滨海平原组成。这样的地形地貌对河北境内的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都有一定的影响,自然也影响着这里的人群的生活方式。一般地说,北部高原部分海拔、纬度高,适于游牧或半游牧,仔部山地、丘陵则适合农耕、狩猎及多种经营,南部的河北平原则适合农耕,河北大地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共存和交叉准备了条件。 河北平原适于农耕,土质却与黄土高原不同。黄土高原的土质为经典性黄土。19世纪后半叶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西北考察,发现黄土的柱形纹理和高孔隙性有很强的毛细管作用,能使蕴藏在深层的无机质上升到顶层,为作物根部吸收,此谓“自行肥效”。河北平原的土质是冲积而成的“次生黄土”,缺乏经典黄土的“自行肥效”能力。虽气候温润、降水量多,却不能使作物长得更好,加之河北平原土地较硬,植被茂密,不利于耕作,其农耕业落后于秦陕。影响所及,河北不能创造出与中华文明中心地带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文化,在同一文化圈内,又显得落后了些。 从气候看,河北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春天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晴气爽,冬季干冷多风。然而,古河北(至少在唐代以前)较现在湿润多雨。其生存环境为,山高水深,森林茂密,禽兽繁多,时来急雨。虎狼之多,有曹操《苦寒行》为证:“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战国初赵简子喜畋猎,而赵国境内多狼,后演化成《中山狼传》;两汉飞将军李广射虎中石没羽的故事,唐裴旻日射虎31只的故事,燕赵多以虎豹、牛等动物形象作装饰的出土器物等,都在述说着古燕赵的景观特征。 河北的土质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弱化着该区域的农耕性,强化着其游牧性。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性也更加明显。据《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述,战国至西汉时期中国北部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分界线,在碣石到龙门一线。从东部起由滨海的碣石(今河北昌黎)向西偏北,沿着今燕山南麓西行,再折向西南,经过恒山(今河北唐县西北)和汾水上游,循吕梁山而至龙门(在今山西河津、陕西韩城之间)。河北地区的渔阳、上谷和代郡都处在这条农牧分界线的边缘。代郡最初在今河北蔚县,西汉以后才逐渐移向西北,东汉时移至今山西阳高,北魏时移至今山西大同,隋唐为代州,在今山西代县。代郡附近还有种和石,种在唐为蔚州,即今山西灵丘,石即石邑,在今石家庄西南。北方多雄关,在燕山、恒山和太行山北端排列着许多关隘和塞道,从东向西有渝关(隋筑,即山海关)、卢龙关(今河北喜峰口)、居庸关(又名蓟门关、军都关)、紫荆关(又名五阮关,金陂关)、常山关(又名鸿上关,今倒马关;上有飞狐口、飞狐道)、井陉关(又名土门关)等。这些边邑关隘和塞道都是联系汉地农耕地区和北方游牧地区的门户。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共存与交融,使古老的燕赵之地既有游牧文化的粗犷,又有农耕文化的安逸、平和,具刚柔相济的复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