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0-05;B84-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455(2002)06-0034-12 艺术的大众化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几乎与历史同步而来;说它年轻,是因为这一问题的自觉的理论提出的时代并不久远,大约是20世纪中叶的事情,应该说它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下的产物。技术革命的浪潮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整个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艺术方面,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过去只是社会中少数人可以接触的艺术变得越来越趋向大众化。由此,艺术的观念和形态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那么,艺术到底是在向前发展还是正面临危机?面对这些现象,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和困惑。这样的争论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达到了十分激烈的程度,距今已差不多半个世纪,其中有的观点已经得到了验证,有的观点对我们仍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于1969年举办了一系列以“艺术的未来”为主题的讲座,《艺术的未来》(注:汤因比等著,王治河译:《艺术的未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文集便是这一讲座的结果。 文集共收集了7篇文章,统摄在“艺术的未来”这个大的题目之下,但作者们对艺术未来的展望是立足与对当下艺术状态的批评之上的,这使得他们对艺术未来的展望比较实在。作者中有几位来自当代艺术创作的领域,如建筑师凯恩,运用复杂的计算机系统进行雕塑的雕塑家西赖特和博恩海姆。但是,讲座的组织者显然不希望对艺术的未来的讨论过多地落实到某一具体作品的创作上,而是希望将当代艺术的发展放置到一个宽广的社会背景中来考察,因此,他们还邀请了哲学家汤因比、电影美学家米切尔森、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辩证法大师马尔库塞。尽管谈锋不同,各有妙论,但他们对艺术未来的主要走向却是殊途同归,都归结到艺术未来的大众化趋势上。 汤因比(注:汤因比(A.J.Toynbee):英国皇家学院国际问题研究室前任主任,伦敦大学名誉教授。著有一系列关于国际历史的重要著作,其中包括多卷本巨著《历史研究》。)的论文《艺术:大众的抑或小圈子的》和博恩海姆的论文《智能系统的美学》集中讨论了当代社会艺术大众化趋势形成的社会基础。身为哲学家、历史学家,汤因比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当代艺术大众化的必然趋势。他认为,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大众化(原始社会)——精英化(阶级社会)——大众化(当代社会)的过程。艺术的精英化从本质上讲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当一小部分的人占有绝大多数的生产资料时,他们自然也会控制社会的意识形态。在这样的社会里,艺术的创作和欣赏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但在当代社会,艺术的大众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艺术的精英化不可避免地转入大众化。 如果说汤因比是从宏观的角度来阐释艺术大众化的必然趋势,那么计算机雕刻家博恩海姆(注:博恩海姆(J.W.Burnham):美国西北大学艺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高级视觉研究中心研究员。他是一位雕塑家,著有《超越现代雕塑》一书。)则是从微观的角度来阐释艺术大众化的技术基础。技术革命的浪潮,促使大众传播媒介在上个世纪得到很大的发展。电影、电视、唱片、磁带、录音机等使大众的艺术欣赏和教育成为可能,从而为填平艺术与大众之间的鸿沟奠定了技术基础。在《智能系统的美学》这篇论文里,博恩海姆阐明了计算机在当今大众的艺术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引用计算机专家利克利德的数据,人口每30年翻一番,信息的数量每15年翻一番,而计算机和其他信息处理的数量则每两年翻一番,10至20年内计算机将投入繁忙的运作,并将显示出高度的、无可匹敌的智能。尽管未来的艺术可能从众多方向中选取某一走向,但随着信息技术在我们社会的稳步发展,我们自己与我们的计算机环境之间的审美关系将日益受到人们的思考和重视。当计算机环境进一步浓缩已知的世界,当它日益成为一个关于世界知识的老练的代言人时,一种深刻的变化将发生在人们知识与感受性的获得上,计算机将在这一根本上重新确立、改组社会价值的方向。既然艺术存在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那么艺术本身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是必然的。正如博恩海姆所讲:“如果计算机有什么实验意义的话,那就是,它将把我们的神经系统扩展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深远的联系范围。计算机最深刻的美学意义在于,它迫使我们怀疑古典的艺术观和现实观。”凯恩(注:凯恩(L.I.Kahn):美国最有影响的建筑家之一,他设计的建筑遍布美国本土内外,曾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建筑:静与光》、米切尔森(注:米切尔森(A. Michelson):在纽约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电影美学。她关于电影和艺术的文章常见于欧美各大报刊。)的《结构主义与艺术》、西赖特(注:西赖特(J.Seawright):纽约的一位雕塑家,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电子音乐中心的成员。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和纽约视觉艺术学校。他的作品为一些博物馆和许多私人收藏家收藏。)的《现象艺术:形式、观念和技巧》从具体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探讨了艺术大众化趋势中艺术的面貌。 虽然艺术的大众化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但人们在认识大众化的艺术的时候,往往存在误区。艺术的大众化更多的是指艺术相对于过去为更多的人接受,满足更多的人各个层次的心理需要,特别是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大众化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艺术的大众化决非艺术的庸俗化。对此,辩证法大师马尔库塞(注: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出生、求学于德国,后定居于美国,在大学教授哲学和政治学。著有《单面人》、《爱欲与文明》等重要著作。)有着十分深刻的见解。马尔库塞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大众化,认为这种艺术是一种迎合、迁就、讨好大众的艺术。例如,由于性的不满往往是社会秩序中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大众艺术就通过性的解放和商品化来减少性的不满,从而使人们从性的解放中获得补偿,性的快乐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对现实的顺从,从而停止反抗,与现实同流合污。在马尔库塞看来,这不是真正的艺术大众化,这是用庸俗意识取代忧患意识,用麻木和屈从取代人们真正的灵魂;而真正的艺术大众化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意义上的创造,是现代技术与艺术在当代社会的结合,是人们面对与以往不同的环境所产生的新的艺术。从这个角度看,马尔库塞的观点与汤因比的艺术大众化——精英化——大众化的大历史观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