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1、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又凝聚了中 华民族,成为维系海内外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是世界上优秀文化之一,具有 独特的民族性。 东南亚在中国之南,可以说是山海相连。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华人就开始移入, 鸦片战争以后,华人更是大量移入。据统计:东南亚地区华人、华侨约有2100余万人, 约占海外华人、华侨的70%以上,是海外华人、华侨的聚居地区。中华民族移入东南亚 ,披荆斩刺,艰苦创业,建立了以中华文化为本的华人社会,世代相传,母语母文化的 基本精神一直维系不坠。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也具有包容性。东南亚华人、华侨长期在海外生存与发 展,很多已在所在国繁衍了几代人,融合于所在国的主流社会。因而,东南亚华族的文 化特征,也包容、吸收了西方文化,尤其是本土文化,这既是中华文化的某些变异,也 是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同时也丰富了所在国多元民族的多元文化。但文化的包容、 融合或本土化,是以文化的民族性为基础的,文化的本土化,不可能导致文化民族性的 彻底丧失,尤其是中华文化属于优秀文化、高势文化。这一点在曾经长期实行强制同化 的泰国,泰华仍保持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也可作佐证。 从文化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国知名学者潘懋元教授曾经指出:“海外华族文化特征是 中华文化与居住国各种文化,尤其是本土文化互相融合的产物。但海外华族文化无论与 中华文化有多大差别,它与中华文化总是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即共同的文化之根,这 是海外华人认同中华文化的心理内因;无论中华文化本土化程度如何,也无论华族后裔 主观愿望如何,在其他民族看来,华人属华族,与中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这样而形成 的文化民族性,是海外华人认同中华文化的心理外因。”(潘懋元、张应强:“海外华 文教育与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内外两方面文化心理认同, 维系了海外华人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这一点在东南亚华族尤为突出。 文化乃民族灵魂。20世纪50~60年代以后,由于环境的变化,东南亚华侨绝大多数选 择入藉,成为外藉华人,成为所在国的公民、多元民族的华族。在政治上必须认同和效 忠于所在国,为所在国的建设与繁荣尽心尽力、共存共荣;但在文化上仍然认同中华文 化,维系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并通过大力推展华文教育,使中华文化之根在华裔代代 薪传,体现了中华文化独特的民族性。早在1955年马来亚教总在《纪念第一届华文教育 宣言》中就指出:“我们华人拓殖南来,食此毛践此土,当然要求久住于本邦,成为本 邦的国民了。我们是以效忠诚,尽义务换取生存权利的保障,并不是卖身投靠,应当忍 受牺牲的。因此,我们敢大声疾呼,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教育机 关,就是我们的文化堡垒。”(《教总33年》(1951.12.25—1985.4.8)P366)对华族的文 化认同发表了理直气壮的宣言。菲律宾华侨在入藉化后也明确指出:“归化后,华裔在 政治上自须认同菲政府政策,忠实作为菲律宾社会之一分子,尽心尽力谋求国家的富强 康乐;但在文化上,保留祖国文化,欲将使菲国文化更加充实,更加丰富多彩。”“在 政治上认同宗主国,在文化上认同我们的根。”(邵建寅“华文教育的路向”,1990年4 月在粤华早餐会上的专题讲演,载于《中正十年》)。 美籍华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经指出:“一个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不会 发展的,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是不会有前途的。”作为华教工作者,必须坚持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同时也应注意吸纳西方文化和当地文化精华,在把华族优秀文化世 代相传过程中,不断创新。 中国于2001年9月颁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纲要》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 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 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 民道德实施纲要》的通知,2001年9月20日)。 2、中华文化的世界性。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中华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通过与其他 民族的文化交流,吸收和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而发展起来的。例如:汉、唐时代 吸收与融合印度的佛教文化而形成后来的禅宗及宋、明理学;又例如:鸦片战争之后吸 收与融合西方文化精华而形成中国的近代文化。 也正是在文化交流中,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人类文化史证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是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例如: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是人类社会向近代转型的重要 推动力量。马克思曾论证说:“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 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了 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 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版,P427)欧洲近代科学启蒙时 代哲学家培根也曾指出:印刷术、火药和磁铁这三种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和一切事 物。印刷术使文学(按:这里的“文学”是指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改观,火药使 战争改观,磁铁使航海术改观。又如:孔子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及“敬鬼神而 远之”的无神论精神,对西方在中世纪反对神学统治起了重要的理性示范作用;再如, 中国历代教育家提出的诸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启发诱导、 教学相长、言传身教等教育、教学思想原则也极大丰富了人类的教育思想宝库。 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不仅有其历史价值,而且在经济日趋全球化和世界文化 多元化格局的形势下,更凸现其现代价值。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华文化,在伦理道德 、人文精神方面,特别是其中所蕴藏的以“群体”价值观为核心的人文理性,乃可成为 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和道德基础。因而,一些有识之士把人类共享的人文精神追寻到曾 经被轻视和否定的中华文化。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金得主集合于巴黎,并发表大会宣 言,宣言中提出了:“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 智慧。”(李锁华:《高科技时代的课题: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人民日 报》1995年6月30日)又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亚和东南业亚各国经济的崛起,许 多学者认为深层次原因之一,是得益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出了“对中国儒家文化推 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再认识”的论断。历史事实证明:中华文化早已走向世界,对人类文 化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