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2)12-0065-05 上世纪80年代国际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兴起,随即传入我 国,至90年代企业文化在我国掀起热潮。企业文化在我国的兴起,无疑对我国企业由计 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提高竞争能力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也使中国企业具有初 步的与国际市场对话的平台。然而,毋庸讳言,在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存在着这样那 样的问题,其中较突出的一种是文化的错位。要讨论这一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企业文化 的文化背景和精神实质是什么。 一、企业文化是20世纪人文精神的体现 既然企业文化是一种舶来品,要考察它产生的文化背景便不能从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 入手。西方近代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人类理性精神的复归和张扬的过程。西方中世纪以 宗教神学为中心,从文艺复兴开始,便以人道主义反对封建的禁欲主义,倡导科学以反 对封建蒙昧主义。从16至17世纪,在对经院哲学的批判中,开始了人类理性文化的启蒙 。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打破了经院哲学的桎梏,发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呐喊。笛 卡尔更是鲜明地提出,理性是人的天赋本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时期的思想 家们无论在知识经验层面还是主体精神层面都突出强调了人类理性的作用。18世纪,法 国“百科全书派”不仅通过《百科全书》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科学发 展,而且以人类理性为最高权威,并以理性的独立精神去反对封建专制与教会的统治。 这种对理性的尊重与张扬一方面极大地推进了当时的社会进步,同时也为19世纪人类理 性王国的实现作好了充分的精神准备和舆论准备。19世纪是一个理性崇拜的时期。这种 崇拜源自科学技术推动的产业革命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的物质实惠。牛顿力学使人们对科 学技术顶礼膜拜。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人类理性的3座丰碑:黑格尔的《逻辑学》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它们用理性的科学分析方法分别考察 了人类思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规律。理性无处不在,理性至高无上。如老 黑格尔所说:“理性是世界的灵魂,理性居住在世界中,理性构成世界的内在的、固有 的、深邃的本性,或者说,理性是世界的共性。”理性变成了宗教。 纵观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历史演进可以看出理性精神的确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社会文化 的进步与发展。20世纪理性科学更是神话般的实现了人类世世代代的诸多梦想:嫦娥奔 月不再是人们美好的想象,人类在月球成功登陆;人们不仅可以改良物种,而且可以创 造出新的物种;人类甚至具有可以推动或毁灭地球的原子裂变能量等等。 然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使人们摆脱了宗教迷信,却又陷入对科学技术的迷信 中,在它的奴役下,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符码的解读能力这种人脑功能的一部分获 得了超前的发展,而人的感知、情感、灵感、体验及艺术审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变得严 重萎缩和退化。更有甚者,科学技术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和伤害,使全人类在20世纪有了 切肤的体验: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和心灵的创伤;核武器足以毁灭全 人类12次以上,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足以灭绝整个人类;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急剧激化。人类创造了科学,科学却朝着违背人类伦理、危害人类 生存的方向盲目发展。这一切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们开始对近代科学理性文化进行检 讨反思,提出了质疑和批判。 反思者认为: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强大,在逐步成为社会的第一生产力的同时,由于 国家对社会的干预活动加强,科学技术的管理和运用掌握在国家政权手中,使得科学由 过去人对物的统治工具异化成了人对人的统治工具,因此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已成了 一种新型的奴役手段和统治力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提供了丰裕的物质享受,同 时也消弥了人的精神独立性和创造性,压抑了人的个性自由。他们还认为科学理性重物 轻人,科学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创造物、占有支配物提供知识,因此科学理性奉行的是“ 物道主义”,而忽视了对人的全面关注和关怀。因而,提倡从人道主义的观点重视人、 关心人、把人看作是全部历史生活方式的生产者,人们力图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加速社 会公正的实现,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 从文化的角度发现和规定人的本质,集中表达了当代人的人性观。它在两个方面具有 历史性进步:其一,超越了从自然、神以及人的自然身体、自然生命理解人性的观念; 其二,打破了从单向角度的政治、经济、意志、理性、情感活动理解人性的思维方式。 在人类文化的视野中,人既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也不是神灵的创造物;不仅如此,人 也不再被视为政治动物、经济动物、理性动物、意志动物、情感动物。人是文化的动物 。在这种理解中,人类基于实践,蕴涵政治、经济、理性、意志、情感等全部丰富性的 创造活动,形成了人的文化、人的历史、人的本质。 企业文化管理正是在这种社会文化潮流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管理理论和学说。企业的文 化管理是对科学管理的扬弃。在管理科学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和文化管理等阶段。前三个阶段可以说是高度发达的科学主义 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和体现。科学管理直接借用了牛顿力学的原理,泰罗坚信用科学实验 的方法可以精确地计算出人与机器的最佳配合原理,人成为机器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 成功地将科学技术引进由个人经验、意志为主宰的管理领域,使管理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行为科学学派似乎扭转了研究的对象,由对物的重视转向了对人的关注。然而,行为 科学是以科学心理学为基础的,同样以科学实验的方法研究机体的刺激反映规律,这里 的人不是有血有肉、感性理性融合的人的全部,而是可以作为科学实验对象的有机体, 行为学派也即成为使用科学方法和程序,观察和解释组织中人类行为的科学。管理科学 学派更是建立在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及计算机科学基础之上,它真正使管理走上科 学化的道路,使管理成为能够运用数理模型进行精确计算的科学,追求对管理要素进行 定量分析。然而管理中许多变量很难用数理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特别是对组织中人的管 理。尤其是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在管理上追求严密化、定量化和硬科学化,并产生了“计 划和技术至上”的管理思想。在管理实践中注重战略计划、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钢性 管理,在人的管理上实行契约化、法律化、理性化。科学主义在管理学领域成为至高无 上的准则。这种极端的准则使得美国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渐渐丧失。而日本企业 在注重向美国企业学习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同时,以东方人特有的整体互动的思维 方式,对员工的精神、心理等要素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管理,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创造热 情,生产率大大地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甚至超过了美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管理学界 对管理学领域的科学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吸取管理实践 的经验、教训,企业的文化管理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