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是指人们的风俗习惯,是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现,是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 和传承的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是研究北京历史不可缺少的内容。健康向上的民俗,对 于凝聚民族的力量,激发昂扬的斗志,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民俗 是塑造民族形象的文明标志,是展现古都风貌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重要 方面。加强北京民俗史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和北京市民形象建设有机结合,使城市充 满人文关怀的时代气息,应成为推进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一、民俗文化是北京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1.民俗文化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北京的文化主要由宫廷、寺庙 、市民三部分组成,市民文化中又可分为精英文化(以书面文学及作者为代表)和通俗文 化(以口头文学及作者为代表)。前者的研究文章和相关著述是比较丰富的,而有关普通 市民的通俗文化的研究相对来讲是薄弱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民俗文化中关于市民通 俗文化的研究内容,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物质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礼仪 、民俗信仰、民间科学技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等方 面。这些内容,构成了各个时期人民生活的立体画面,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在这样具体 的生存状态下发生的,只有对这种生活氛围理解得深,才能对历史问题研究得透。历史 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应该对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的生活方式加强研究,才能对北京的发展 史有更准确的掌握。即使研究宫廷史,也要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远的不讲, 近一千年来,在北京建城的辽代是契丹族,建都的金代是女真族,大一统的元朝是蒙古 族,明朝从南京迁来大量回族,清代是满族……。目前,北京是全国民族成份最全的城 市。历史和现实,均要求我们加强对北京民俗史的研究。 2.民俗研究既是“古代学”,也是“现代学” 民俗文化研究是以人们行为、口头、 心理上不断重复的具有稳定类型的事象为研究对象,它的研究成果可以对全市各族人民 起到精神上的凝聚作用,行为上的指导作用。著名画家胡絜清老师生前曾说过 这样一段话:“十几亿人春节同时吃饺子、端午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没人动员, 没人下红头文件,这是一种多么伟大而又神奇的力量。没有这些民俗你怎么把中国人和 日本人……分开来?!”民俗的主要内容是风俗习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习惯是“风”, 由社会原因形成的习惯是“俗”,是随着自然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而发生变化的。因此 ,现在的风俗习惯是如何发展而来,我们要研究;现存的风俗习惯如何适应首都国际化 大都市发展要求,是重要课题;民俗文化如何体现时代气息,是必然的要求。民俗是一 个民族的文化标识,是一个民族存在的象征,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如果没有自己 的民族文化特色,就会失去长久的个性魅力,失去发展的持续动力。越是民族的,越是 世界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城市均应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充满活力,才能在国 际大都市中保持自己的位置。 3.从20世纪初至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民俗文化研究不断取得进步,引起社会各界的 重视 北京民俗史的研究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1918年2月1日蔡元培先生在《北 京大学日刊》发表了《校长启事》,征集民间歌谣;顾颉刚先生等到北京的东岳庙和妙 峰山进行民俗调查;30年代又有李萨雪如编辑的《北平歌谣集》和《北平歌谣续集》出 版。建国后,党和政府对民间文艺更加重视,1958年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编《 北京民歌民谣》,1960年由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暨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合编了《北 京民间传说故事资料》。民间艺人获得新生并受到安置,使北京的手工艺在50年代有了 显著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联合下发了《关于 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再 加上原已进行的民间音乐、民歌、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间曲艺……,共计十套民间 艺术集成,对民间艺术进行了大规模的收集整理,我市的十套集成在18个区县文化馆站 和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爱好者的支持下,基本完成了编辑工作,陆续出版。目前又启 动了《中国民俗大典(北京卷)》的编写工作。有关北京史地民俗的书籍更如同雨后春笋 ,出版物非常多,其中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项目《北京城市生活史》一 书为代表,开创了从史学角度系统地探索北京城市生活文化嬗变的学术研究的新方法。 二、民俗文化史研究有利于市民形象建设 1.民俗是市民形象的重要内容 民俗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文化形象,是广大民众所创造 、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方式。要把北京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既要充满现代化气息,又要保 持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城市建设要体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统一,居民的形象也要 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符合国际交往的仪态仪表。古都风貌的保持,不光是古建筑的文物保 护,还有人们优良风俗习惯的传承。北京社科院管理研究所在进行“通向2008年的北京 形象”的研究中,提出北京形象包括北京建设形象、政府机关形象、社区形象、窗口形 象以及北京市民形象等内容。其中的市民形象实际上是属于民俗,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 活状态上。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后,事隔两天,千龙新闻网刊发一封市民来信 ,列举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忽略的如随地吐痰、排队加塞儿、“规则意识”淡 、出地铁门太难、过马路心太切、出租车服务水平不高、“京骂”、缺乏微笑、路标不 指路、没有说“对不起”的习惯、对“老外”比对外地人好、话太多等北京人的12种小 毛病。来信者在信中极力呼吁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自觉改掉这12种小毛病。这些毛病虽 小,但从很大程度上关乎着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的整体形象。这封来信在《北京晚报》 上刊出后,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了更好地举办北 京2008年奥运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的理念,突出了提高全体市民的修养和公共道德水平的紧迫性,民俗研究也被人们重 视,提上了市民形象建设的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