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2;J9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20(2002)05-0119-06 电视是我们这个时代共同的声音,那么这个“声音”究竟代表着谁呢?正如皮埃尔·布 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中所质疑的:“谁是话语的主体?”[1]这个主体的“声音”又是 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呢?电视文化话语主体的问题关系到意识形态的根本性问题,也即“ 那些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2]的问题。 一、从不同文化视角看电视文化意识形态的存在 阿尔都塞指出:“意识形态对人的控制并不是公开的,而是隐蔽的,我们内化了意识 形态,因此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和效果。”[3]电视文化的意识形态也同样是“隐蔽” 的,然而,通过不同研究视角的转换,我们可以清楚地透视到它的存在。 从社会文化视角来看,电视文化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存在方式,尤其是精神生活的存在 方式,是一种话语系统或者说是一种符号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因为“话语 并非‘自由言语’,它不是一种说话者的意向的完美陈述。其实,我们根本无法将交际 意愿看成先于语言约束(constraints of language)的思维活动”[4](P40)。可见“话 语”作为沟通活动有着一定约定俗成的系统,并制约着任何文化交往活动,这就是“语 境”,或进一步说是“意识形态语境”。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教授、 电视“教养理论”的代表人物乔治·哥伯纳也认为,电视是我们生活中的共同的符号环 境的主流。“每一种话语都熟悉并代表一系列具体的利益”[4](P40),每一种符号环境 也同样具有对世界观的整合作用、同化作用。电视文化作为一种话语系统或符号环境, 所代表的“一系列具体的利益”,所蕴涵的整合作用、同化作用,就是它的意识形态的 体现,并且这种意识形态是先在的。 从传播文化视角来看,电视文化的意识形态以一种影像的方式存在着。电视有史以来 最广泛地为人类提供着共享的形象与信息,使人们越来越依赖电视传播制造的影像来认 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判断自己的生活选择。这种形象与信息的传播以现代科技为依托, 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优势。电视文化正是以这种影像的方式为这个 世界下定义,并使之合法化,通过影像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和思维方式, 从而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正如传播学者哈罗德·英尼斯普所说:“一种媒介不是某一 种文化借以发挥作用的中立机构,由于其特殊方式,它是价值的塑造者,是感官的按摩 师,是意识形态的倡导者,是社会格局的严格组织者。”[5](P4) 从大众文化视角来看,电视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表现得更为隐蔽,因为它是以一种娱乐 的方式来渗透其意识形态。电视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业,它所具有的消费性更为引 人注目,但是,“在文化经济中,消费者的作用并不作为线性经济交易的终点而存在” 。在文化消费中,“他们主动从文本中生产出意义和快感”[6]。这些意义和快感就是 意识形态,从属于社会经验,只是大众在消费和享受文化商品时将注意力凝聚在享乐上 ,并未意识到他们是在从事一种意识形态实践。阿多诺和霍克海姆在《启蒙辩证法》中 指出: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一方面是服从于资本主义商品交换逻辑;另一方面,又是资 本主义社会中操纵大众意识形态的工具,根本上是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并且, 在大众文化商品的交换和流通中,这种意义、快感也在交换和流通,消费者对文化商品 的选择,就是对意义、快感的选择,也即意识形态的选择。随着商品经济由注重生产向 注重营销的转变,电视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将更具有操纵性。 从艺术文化视角来看,电视文化的意识形态是以一种审美的方式存在的,具体地说, 是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显现在电视文化的意象、情感、想像、虚构中。因为以艺术形式而 存在的电视文化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显示着社会关系的丰富多样与深刻变化,是以直接的 审美风貌去实现间接的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和把握。其实,这种对世界的审美的认识 和把握,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现。这种意识形态虽是隐蔽的,却是客观存在的,可谓 “缺席的在场”;这种意识形态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理智的,正如别林斯基所言 :“难道艺术就不需要理智和思考力吗?”别林斯基在这里所说的“理智和思考力”即 是意识形态的体现。[7]这种意识形态由于其审美特性而具有深刻性。不仅如此,电视 文化的意识形态还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这种意识形态显现在电视文化审美意象的文本 中。电视文化的文本是特定的,但文本的意义却是无限丰富的,而且这种文本由于综合 了各种艺术的审美特性,其所蕴涵的意识形态则是更加隐蔽,也更加丰富多样。其次, 这种意识形态还隐藏在电视文化的整个审美活动中。在整个电视文化的审美活动中,由 于传播者、接受者、传播与接受活动、传播与接受语境的多样性,意识形态的产生也势 必是多样的。尤其在当代社会,在经济与科技的推动下,电视文化得到了巨大发展,已 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情感 方式、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也即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