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2)11-0048-02 校园文化对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审美品位等人文素 质,促进学生健康向上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在肯定校园文化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不可忽视校园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及其影响,从而把校园文化建设得更加积极健康、 清新高雅。 一、校园文化中非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 1.教室文化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整洁、雅致的教室文化能起到润物无声的 教育作用。而非主流的教室文化则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腐蚀作用。非主流的教室文化 有以下形式:①墙壁文化,即学生在教室墙壁上乱写乱画,甚至在天花板上涂鸦;②桌 面文化,即有些学生在桌面上舞文弄墨,致使桌面画迹斑斑,伤痕累累。在一次考试前 ,笔者对本校十多个教室搞了一次“普查”,结果发现,60%的桌面上写有有关考试的 信息;③掩饰文化,即上课时,男女学生自觉“配对”,亲密无间地坐在一起,或脉脉 含情相视,或交头接耳私语,或互递纸条表达“关心”和爱意;④考试文化,考试作弊 手法五花八门,有把传统作弊手法加以改造利用的,用如橡皮筋把小抄拴住,挂于脖子 上,作弊时,从衣服下拉出,老师发现欲收缴时,小抄会被橡皮筋拉到内衣里;也有采 用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如使用传呼、手机,更有甚者找“枪手”替考。 2.寝室文化 寝室是集学生学习、休息、娱乐、交际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场所。青 年学生们在这个自由天地里用自己的言行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时代特色的寝室文化。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变异、社会文化的缩影。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 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独特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寝室文化中融入了一股灰色的 潜流,不同程度地污染了寝室精神环境,影响了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表现在寝室 装饰世俗化:在很多寝室里,看不到伟人、英模的照片和言论,而明星、美人则“乱花 渐欲迷人眼”;还表现在寝室语言的世俗化,一些粗野、肮脏的词汇使用率极高,深夜 卧谈,“儿童不宜”、“饮食男女”更是热门话题。 3.餐厅文化 学生在餐厅就餐时间虽短,但从其就餐上仍能反映出其品格的高下。“ 请自觉排队”等标语虽然很醒目,但是“就餐时争先恐后”、“弱肉强食”的现象还时 有发生。还有的学生随手就把吃剩的饭菜倒进水池而不是倒入指定的缸内,更有视浪费 为潇洒的。 4.厕所文化 厕所往往是校园文化中不被关注的“死角”。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下, 厕所也变得洁净、文明;反之,厕所就会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天地,“厕所诗人” 、“厕所作家”们不堪入目的污言秽语,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视觉和精神污染,而“欢 迎光临国际大酒店”之类的令人作呕的想像,更让人感到庸俗无聊。 5.广告文化 校园中的广告可谓无孔不入、五花八门。学校专设的广告栏、公寓楼门 口、食堂的墙壁、教学楼的门厅,凡是有人可以到达的地方,就必定有广告。广告名目 繁多,有推荐书的,有推荐电话卡的,有卖日用品的,有提供家教和家政服务的;特别 是一些影院、录像厅的广告,多是些“儿童不宜”的内容。在众多的广告中,招领类九 牛一毛,寻物类如雨后春笋。 6.网络文化 网络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见闻,对学生发 展有积极作用。但是,也有一些网语新词,颇令人费解。网络新词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 形式:①谐音型,如“886”(拜拜楼,即再见),“30305340(想你想你我想死你);② 缩略型,如“BTW”(By the way,顺便说),“GG”(哥哥);③符号型,如“:—0”表 示目瞪口呆,1—D表示哈哈大笑等。(注:王栾生:《慎待网语“新词”》,载2001年3 月18日中国教育报。) 7.邪教文化 学生由于缺乏思想政治上的免疫力,容易把新出现的事物当做新生事物 。如有些学生把邪教的荒谬观点视为真理去追求。在校园文化的各种非主流文化中,邪 教文化是最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因为它对学生的身心毒害最大,往往扭曲学生的灵魂 ,能诱使学生自残甚至自杀。 8.垃圾文化 由于从小缺乏良好的养成教育训练,一些大学生没有形成讲卫生等文明 习惯,随地吐痰、随手扔食品袋,不仅造成了校园环境和视觉的污染,还影响青年学生 人文素质的提高。 二、校园文化中非主流文化成因分析 非主流文化的产生原因是很复杂的。分析起来,大致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 1.主观因素 非主流文化产生的主观因素,主要是青年学生的心态失衡。当前,我国 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际国 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加入WTO后,国外各种文化加紧对我们的青少 年学生进行渗透。这些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们的心理难以适应社 会冲击所带来的困惑与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浮躁、世俗甚至庸俗的言行。校园非 主流文化即是其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