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687(2002)04-0035-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在新一轮商品经济的改革大潮中,又面临着道德淡化与 理性缺失的危机,人们置身于所谓后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中,媚俗化、商业化、物欲化, 甚至唯丑化、唯恶化愈演愈烈,种种迹象表明,民族的道德素质整体滑坡,精神涣散。 江泽民同志适时提出“以德治国”,对于文化建设、人格建设、理性重塑,无疑具有极 为重要的划时代意义,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又一面旗帜。 在这一大前提下,本文尝试就“羞耻文化”与道德建构这一命题,结合中国文化与文 学作一个粗线条的梳理与整合。 一、“羞耻文化”的道德含蕴及双重约束机制 与西方罪感文化不同,中国是典型的“羞耻文化”。台湾社会学家朱岑楼认为:“中 国文化是耻感文化,至少能说,中国文化是耻感文化占优势的文化。”羞耻文化中的羞 耻心是“以自尊心为基础的一种窘迫难堪,甚至痛苦的道德感情。”按照科恩的看法, 羞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具有文化特点的教养。它形成一种内在约束机制,保证人的道德 意识和理智行为。 在中国古籍和文化情境中,羞耻思想取向非常明显,孔子说:“知耻近乎勇”。又说 :“邦有道,毂,耻也;邦无道,毂,耻也。”(《论语·宪问》)毂乃古代的官禄。不 论邦国是否有道,只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或者不能独善其身而贪禄,均属可耻。孟 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朱熹后来进一步解释 :“羞,耻己不善也。”在《大学》和《中庸》中羞耻感思想也较浓厚。 羞耻文化是由社会历史语境决定的。朱岑楼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绵延数千年的人本主 义扩大了家庭和伦理的本位联系,相互构成了有利于羞耻文化生成的社会历史语境。中 国社会不是以个人而是以团体(家庭、宗族或氏族甚至扩大为民族)为中心。这使得人们 对于他人的存在与感觉格外看重,羞耻的内在约束不过是他人对自己感觉的原形投射, 这决定了羞耻感与外在的社会舆论、社会道德评判有关,因此羞耻心理或羞耻感可构成 群体共同性的约束机制,构成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人格和心理、文化特征,因而羞耻文 化有其外在表现,即“面子”文化和“非性文化”。 二、“面子”文化与“非性文化”及其双重效应 “面子”问题可说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有趣又非常复杂的命题。鲁迅先生在《说面 子》一文中所说的“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独 有的“名实关系”也即是面子文化,没有面子是“丢脸”,即产生羞耻感;为了挣“面 子”,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以满足他人的要求。 当然,羞耻文化导致的过分重视面子,又导致虚荣心无限膨胀和扩张,这是面子的负 影响。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注重精神道德修养,推崇仁义诚信,讲求价值 与牺牲这些精粹部分跟羞耻文化中的“面子”不无关系。“面子”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从某种意义上讲,“面子”就是个体的人格自尊和道德自觉,一个人的堕落往往是从失 去羞耻,没有自尊(即“不要脸”)开始的。在目前商品经济的浪潮下,很多违德、违纪 ,甚至违法的丑恶现象就是道德的失控、精神的失落。那些人往往进了监牢之后,才后 悔莫及,写出长篇累牍的“忏悔录”来警示世人。笔者以为,与其事后“忏悔”,不如 “防患于未然”,用道德来约束自己,用羞耻感来警示自己,提升自己的免疫力。 我国旅美著名人类学家许烺光先生提出了“非性”(Asexuality)文化这个概 念。笔者认为“非性文化”是由“羞耻文化”演绎而来,“非性”文化即有意压抑或模 糊“性”的观念,含混两性的区别。“非性”文化是一种遮蔽文化,因为在“非性”文 化的脉络里,“性”是不可分开的。玄峻指出“中国文化,是一种压抑爱的文化”。在 关于中国性爱文学的描写中,存在一种“泛文化渲染”,即从一切可能的文化角度去重 新解释本能之爱,否则,就将其逐出高级文化的领地,于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被 奉为“后妃之德”的最高典范;于是,《金瓶梅》被中国历代统治者看作最大的“淫书 ”,而《红楼梦》必须采用“真事隐去”的手段“蝉蜕于秽”、“莲出于泥”,把本能 的色欲净化、雅化,方能化丑为美,获得认同。 所以说到底,传统文化中的非性文化实质是禁欲文化,是“性羞耻”文化。性羞耻心 ,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性禁忌包括生理性的、心理性的、社会性的禁忌,也是人类理智 和伦理道德的约束。西方有柏拉图式的精神之爱,而中国特别是自汉代以后,占主流文 化的儒家思想对性爱的否定更加走向极端。《毛诗正义》解释《诗经》中的第一篇《关 睢》是借追求淑女来比喻国君重用贤才。“性为万恶之源”、寡妇文化、贞节牌坊也因 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里所特有的“风景”。 到了近现代,特别是五四运动,对非性文化作了一次彻底的颠覆。五四提倡的个性解 放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对压抑人性的性道德的解放。郁达夫的《沉沦》无疑是一篇惊世 骇俗的宣言。作者在大胆描写性苦闷,同时又夹杂着自虐、自责,主人公最后的自杀无 疑是性解放与性羞耻双重纠葛的必然结果。二、三十年代出现的私小说(the I-Novel) 、色欲小说(the erotic fiction)和新感觉派小说,在笔者看来,都有类似的矛盾和尴 尬。弗洛伊德的“本我”揭示了人的潜藏的原欲,使中国知识分子及中国文化面临着前 所未有的焦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