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祥熙与宋子文二人中,蒋比较喜欢并信任孔祥熙。1938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建立战时体制,任命孔祥熙为行政院长。同年6月,宋子文愤愤地对潘汉年说:“蒋之用孔作行政院长,就是为的准备好与日本谈判和议。”①蒋之用孔,原因很多,宋子文的这段话有很大的片面性。但是,中日战争期间,蒋介石确曾通过孔祥熙多次与日方进行秘密交涉。由于除孔祥熙外,他的大儿子孔令侃等人均参与其事,因此,有的人称之为“孔家的和平运动”②。 关于抗战时期孔祥熙和日本方面的秘密交涉情况,我在前些年曾有所论述③。本文将根据近年来新发现的资料,全面探讨孔祥熙与抗战期间中日秘密谈判的关系。前文已详的,本文将从略;海内外其他学者著作已详的,本文也从略。④ 一、贾存德与萱野长知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同月26日,日本政府通过德使陶德曼,向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面交中日实现和平的基本条件4条。由于中方没有按照日方的规定时间作出答复,骄狂不可一世的近卫内阁于次年1月发表声明,宣称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从而表示出对蒋介石的决绝态度。但是,这以后,日本军方和“民间”都仍然有一部分人企图做国民政府的工作,诱使蒋介石等人投降。 1938年3月底,孔祥熙的亲信贾存德与旧日一起做过情报工作的日本人松本藏次在上海相遇。松本当时在日本华中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大将处任嘱托(高级咨议),他劝贾出而奔走,早日和平解决中日之间的战争,以免俄、英等国收渔人之利。⑤松本并利用孔、宋之间的矛盾进行挑动,声称“宋子文为未来政权企图计,亦有似此活动。愿君勉为之”⑥。当时,胡鄂公(伯良、南湖)是孔祥熙留在上海的顾问,指示贾提出先决条件:1、介绍畑俊六见面;2、畑俊六亲笔写信给蒋介石或孔祥熙。 日军的下一个进攻目标是武汉,畑俊六企图在此前以“和平”方式解决中国问题。4月4日,畑俊六与贾存德会晤。他仍然坚持近卫声明,声称:“现在日本的对家已不是蒋委员长,而是南京新成立的维新政府”。但他表示了一点灵活的态度,声称如蒋委员长、孔院长“有所觉悟,亦未(尝)不可谈判”⑦。畑俊六旋即介绍萱野长知与贾存德交谈。萱野在辛亥革命前后与中国革命党人有密切关系,当时受日本松井石根大将之命在上海找寻谈判线索。他对贾述说了自己与孙中山、孔祥熙、宋霭龄及国民党当局诸人的交往,声称“中日战争结果,必二者俱伤”,表示愿遵畑俊六之命“写信给蒋委员长和孔院长调和”。⑧ 萱野长知当时虽服务于日本军方,但和军部并不一条心,企图另辟议和渠道。5月初,贾携带萱野函件离沪。临行前,萱野对贾称:日本军阀要价过高,要实现中日和平,只有设法使日本和平派抬头⑨。6日,贾存德经港飞汉,会见孔祥熙。22日,孔祥熙复函萱野长知,陈述侵华战争对日本的危害,要求萱野做日本“少数军人”的工作。函称: 敝国坚持抗战,纯为自卫起见。故解铃系铃,仍在贵国少数军人之手。先生欲自救以救人,必设法使贵国少数军人早日醒悟,必先使其了解此次战事对于贵国之利害。⑩ 同时,孔祥熙并致日本浪人首领头山满一函,内容大体与致萱野函同。(11)6月1日,贾存德携带孔祥熙函回到上海,与萱野、松本会谈。贾称:武汉等地“抗战极坚决”,“人心镇定如昔”。他转达了孔祥熙的意见:要求日方“放下屠刀,使我领土完整,为东亚两大民族千年万年谋真正共存共荣”。“苟能利和平,即敝屣现院长地位,亦愿与二位共同奋斗”。萱野表示:“拟回东京联络同志作后盾,然后分谒内阁、军部、重臣、元老,征求意见,一致以谋和平之早日实现。”他并说:“余老矣,士为知己死,蒙院长不弃,同情管见,余誓以老命报之。”(12)7日,萱野与松本飞返东京,和头山满密议,接着,与近卫首相、宇垣外相会谈。17日返沪,对贾存德称:近卫、宇垣对孔祥熙函件都表示同情。萱野并要求与孔祥熙择地会见。(13) 日方积极,孔祥熙却表现得很冷静。6月25日,孔祥熙的秘书李青选(汝秀、毓万)致电贾存德,指示他说话须“慎重”,电称:“事关重要,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应付失宜,危险至巨。现在彼方既感困难,我方尤须沉着,如过急反以示弱,更难得当也。”其后,李青选一再致电贾存德,声称孔祥熙“不便轻易离汉”,要贾了解日方“切实办法”,并要求萱野长知亲笔开明“真实条件”。(14) 日方一方面宣称条件不高,畑俊六表示:“日将领同士兵,除海军一部分外,多已厌战。今次日提和平条件,极平正,绝不使孔院长为难。除经济合作、防共产外,无苛求。”(15)一方面则要求解散国民政府,蒋介石下野,由孔祥熙出面组织政府。28日,贾存德再电孔祥熙,告以萱野意见: 此事至难而不难。盖双方着重顾全颜面,中国之颜面重在军队退出,领土完整,日本之颜面重在解散抗日政府,老蒋暂行下野,从新组府,任之孔院长。老蒋下野,换汤不换药,故难而不难者,即此之谓也。(16) 萱野认为在上海不便,要求与贾存德共同赴港谈判,并要求面见孔祥熙。7月3日,李青选电告贾存德,明确拒绝解散国民政府、蒋介石下野等条件,但表示可以孔祥熙下野作为转圜。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