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初,日本法西斯主义形成,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成为日本对外举措中不可逆转的趋势,“九一八”事变正是日本妄图实施其“大陆政策”的第一步。德国、日本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政治格局,反对法西斯主义成为其它一切国家生死存亡的首要任务。为着这一目标,各国之间必须结成反法西斯主义统一战线,在中国,就必须建立国际国内的抗日统一战线。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要提出建立国际抗日统一战线,必然遇到一个如何对待美国的问题,是联合,还是排斥反对?美国,作为1840年后大举进入中国的列强之一,对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起了重要作用,美国与中国的基本关系展现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它对中国的政治的压迫、经济的掠夺、文化的侵略,是中华民族必须予以推翻与清除的。因此,反帝,同时也反美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 但是,当欧、亚两大法西斯战争策源地形成,日本将把中国作为它独占的殖民地,而且,“全世界一切民主国家将无处不受法西斯国家的侵略”①的时候,中国对美政策必将作出变动。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政策,面临着三种选择: 一是不加区别地仍然把帝国主义国家看作铁板一块,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同时,继续提反对美国和其他一切帝国主义。 二是在利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与美国建立反日统一战线。因为日本的侵略,直接损害了美国的在华利益,必然引起美国对日本的不满,这种矛盾,正好为我所用,因此,可以在这一基础上与美建立反日统一战线。 三是建立在反法西斯侵略的共同目标上与美国联合。因为法西斯主义将危及整个人类生存,其野蛮的掠夺与屠杀政策,必然会犹如大火烧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英、美、法等民主国家均不能幸免。 以上第一种选择,显然是错误的,其结果,必然会导致置自身于孤家寡人、孤立无助的境地第二种选择是直观的,短视的,虽然在时局不明朗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但是这种联合将是不巩固、不稳定、不持久的。第三种选择是符合于当时世界变化发展趋势,这种联合将是坚实、稳定与持久的。 从“九一八”事变到苏德战争爆发的十年间,中国共产党的对美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第一阶段,自“九一八”事变开始,抗日与联美割裂。 “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开始,同时也是它挑起世界法西斯战争的开端。世界大势出现了一种新变化。 当时,由于国民党当局的严密封锁包围,革命根据地交通信息闭塞,使中国共产党人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国际间瞬息万变的形势及其给予中国政局影响的了解,往往受到局限,中共对外联络的对象,唯苏联和共产国际,而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共又必须严格执行上级的路线、方针和指令。因而,中共当时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及其政策的制定,主要受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影响。30年代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盛行“第三时期理论”,这种理论突现了帝国主义与苏联的矛盾。依据这一理论,“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国际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这次事变的动机作出了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分析,它认为这次事变是“帝国主义者为了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在东方开始的战争”,“侵略满洲——这不是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战争,这是对中国劳动群众,对中国革命的战争,这也是对我们的战争”,“对华战争就是进攻苏联的序幕”。这“是向反苏战争又前进了一步”,因此,共产国际呼吁,“武装保卫苏联”,“保卫所有劳动人民的祖国——苏联”,“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要求中国共产党“进行民族革命战争,反对一切帝国主义者,推翻帝国主义走狗蒋介石,以争取中国底独立、统一和完整。”② 受共产国际理论和指示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发表的宣言和决议中,提出了抗日反帝反美保卫苏联的主张。文件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其显明的目的显然是掠夺中国,压迫中国工农革命,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但另一方面,则是“更积极更直接的实行进攻苏联,企图消灭全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的祖国,世界革命的大本营。是最露骨的反苏联战争的序幕。”日本只是为整个帝国主义集团反苏开了道。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宣言中呼吁:全国人民“必须在拥护苏联的根本任务之下,一致动员武装起来”,“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武装拥护苏联”,并且“打倒一切帝国主义”。当时中国共产党虽然也看到,日本的侵略会加剧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冲突必然会爆发战争,但是,却认为这只不过是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性质的“各国帝国主义自己互相冲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罢了。这种战争是非正义的,因而,无产阶级就必须“进行坚决的斗争”,实行变帝国主义战争为“拥护苏维埃中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以解放中国。”在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前提下,联合美国就根本不可能了,宣言中明确指出:“美国也同样是帝国主义国家,是中国人民的敌人,希望美国来反对日本,等于引狼入室。”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