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提出并实行的建立西南战略基地的重大战略举措,乃是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民党方面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团结抗战、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正面战场得以坚持下来、抗战最终能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这一战略设想是怎样提出来的,又是怎样实行的,对于全面认识和研究抗战期间国民党方面的表现,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国民政府之所以提出西南后方基地的设想,是因当时客观形势的迫使。 首先,是为日本军国主义不断扩大侵华行动而前一段国民党当局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政策、置外敌于不顾所造成的危及国民党统治的形势所迫。 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志在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以后,面对国民党当局基于“攘外必先安内”反共方针而采取的不抵抗政策,侵略者的气焰更加嚣张、野心更不加掩抑。1935年,日本侵略者又策划了华北事变,加紧了对华北的争夺。这样一来,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大大超出了南京政府所能接受的限度,直接威胁到了它的存在。蒋介石在庐山讲话中就说,华北一旦成为东北第二,南京又何尝不可以变成北平?他已认识到:“当时的形势是很明白的,我们拒绝他的原则(注:指日本外相广田弘毅提出的包括“承认满洲国”等在内的“广田三原则”),就是战争;我们接受他的要求,就是灭亡”①。在1938年武汉召开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书中更明确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之侵略,在政治上将使中国失其独立与自由,在经济上将使中国永滞于产业落后之境遇,而为日本工商业之附庸”。“日本帝国主义之侵略,着着深入,已使和平归于绝望”②。正是因为向侵略者谋求“和平”已属“绝望”,国民政府才决定采取抵抗侵略的政策,而选择可以依靠的后方基地则是实行抵抗所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 其次,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影响和全国人民日高一日的团结抗日呼声的推动、促进作用使然。 早在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就确定其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③。此后,国共双方通过多种渠道开始并多次进行接触。1936年5月,中共将已渡过黄河开入山西的“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全部调回河西,并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公开放弃反蒋口号,呼吁停战议和,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的呼吁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在这年12月发生了举世瞩目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爆发表明,全国人民,包括国民党内部的抗日要求,已经压抑不住了。中国共产党人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所持的态度和所做的大量工作,则充分表明他们是有着团结抗日诚意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时,中共中央又致电提出具有重大的原则性让步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以便“取消国内两个政权的对立,便利于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的反对日本的侵略”④。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及其为团结抗日所作重大让步等,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当局下决心实行政策上的转变,这其中就有建立抗战基地的设想。 全国人民不断高涨的抗战呼声和民族工商业爱国人士的强烈要求和有关建议也是重要的促进因素。例如,当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在上海再次燃起战火的危险日益加大时,有人就大声呼吁:“中国工业多集中沿海一带,设中外有战事发生,沿海各地先遭轰炸,工业势必将被摧残无余”⑤;还有人指出,中国工业布局过分集中于沿江沿海一带的“畸形的分配,正是致命伤”⑥。而那些爱国的企业家们则纷纷向政府呈文,要求采取紧急措施,把重要的工厂设备拆迁往内地。如,1937年7月下旬,创立有20余年、拥有300余家成员的中华国货联合会即上书政府,要求赶快协助安排工厂内迁;大鑫铁厂余名钰则紧急呈文国民政府,以形势紧急,要求火速内迁。许多上海机器厂家纷纷表示自愿将工厂迁往内地,以应军需。在上海民营企业中,要求内迁者更多。 人民群众抗战的呼声、爱国企业家内迁的要求、社会舆论界的种种应敌建议都促使国民政府要采取相应的举措,否则无以应国人之望。 建立西南后方基地的设想是国民党“持久消耗战略”为其中心内容的抗日军事战略的一部分。 针对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和短时期灭亡中国的幻想,国民党当局决定“取持久消耗战略”,其主要内容是“利用我优势之兵力与广大国土,采取持久消耗战,一面消耗敌人,一面培养战力,俟机转移功势,击破敌人,争取最后胜利”。其具体作法是“持久抗战”、“焦土抗战”、“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等等。其中,就包含有建立西南大后方基地的设想。对此,蒋介石在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有较详尽的论述,他指出:“第一期的任务,在于尽量消耗敌人的力量,掩护我们后方的准备工作,确立长期抗战的基础”⑦。也就是说,依托着后方根据地,以空间换时间,阻止敌人的攻势,消耗敌人有限的兵力,最后,在国际的广泛援助下,争取抗战的胜利。因此可以说,有了持久消耗的战略思想,才有建立后方基地的具体设想;而建立西南大后方基地的举措则是实行持久消耗战略的必需前提条件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