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述评 1994年是孙中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100周年纪念。1994年12月18日——20日,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在南京组织召开了“振兴中华100年——第三次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的议题包括:(1)兴中会成立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2)民国时期的对外关系;(3)对外开放与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4)民国时期的思想文化;(5)民国时期重要人物研究。 来自大陆各省市的90余位学者和台、港、澳地区及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的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讨论会。会议共收到113篇学术论文,就上述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不少论文提出了新的论点,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反映了民国史研究的新进展。 政治:新方法新观点 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前些年投入力量较多,学者们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已基本达成共识,有了“定论”。但随着时间推移,又有人以新的视角来评判那段历史。 以往学者多强调民国推翻清朝,开创新局面的革命意义,不太重视两者间的传承关系。台北“中央研究院”张玉法研究了晚清的政治改革,认为清廷在重重压力下,实施新政,已着手对教育、司法、地方制度作了大幅度改革,“虽因辛亥武昌革命爆发,使许多改革措施未能贯彻,但民国的开国规模仍建立在晚清的新政基础上”。辽宁师范大学董长芝对辛亥革命有一些新的思考。她认为临时政府建立后,内外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新政权随时有被镇压而灭亡的危险,孙中山审时度势,以临时大总统职位换取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实现了革命的主要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民元让位”不是错误,“而是英明的决策”。同样,袁世凯是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支持并参加过清末宪政改革活动,得到国内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的支持,他与革命派合作,承认共和制度,逼迫清帝退位,是进步的,应该肯定。他担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政权由封建地主阶级转到地主资产阶级手中,这是历史性的重大进步,也是辛亥革命的初步胜利。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徐梁伯也认为,判断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能以某人为首的政权是否稳固存在为标准,所以,“南京临时政府失败(北迁)仅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失败,而不是辛亥革命的失败”。 有些与会学者对董长芝等的观点持不同意见。他们指出,关于上述问题已有的结论是与对辛亥革命的整体评价联系在一起的,仅仅抽出几个问题阐述新观点,难以服人。 以往民国政治史研究侧重于重要事件和制度、政策的述评,近来已有学者将新的理论与方法(尤其是政治学的理论)引入自己的研究,从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这是将史学研究引向深入的有益尝试。 南京大学杨振亚从纷繁复杂的史实中归纳出民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五个特点:超前的政治理想,军事与政治的结合,政治斗争中的党派联合,分享胜利成果导致联合破裂,分裂导致军事独裁。这是从总体上把握民国政治发展的尝试。台北“中央研究院”沈怀王考察了民国政治制度的渊源及其动作。她指出,除承袭传统外,民国政治制度还深受西方的影响。38年间,西方的总统制、国会制、地方自治制、君主立宪制、委员会制都被引进过,但民主政治并没有生根成长。概括而言,位居中央的势力集团希望运用政治制度来调节矛盾,维持统治地位,但制度的运作又因军事的操纵而发生质变,谈不上权力制衡。比较而言,国民政府时期较北洋时期的政治体制有所发展,渐入轨道,核心权力的人事嬗递亦较稳定。 江苏省委党校李继锋从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分配的角度,研究了清末民初地方主义的兴起与国家整合的关系。民末清初中央政府衰弱,刺激以省区为单位的地方主义崛起,地方主义势力的兴盛又造成了国家统一的困难。由于民国初期缺乏建立稳定民主政治体制所需的物质、文化基础,因而不论是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的政治体制,均有变质而为个人或集团利用的危险。控制中央政府的政治军事集团,往往利用中央集权来削弱地方独立发展的机会,以保持其垄断性权力。而地方性的政治军事势力,则利用地方分权为名大肆扩权,以至中央政府无法充分行使权力,国家组织瘫痪。 经济:宏观与微观并举 当前以经济为中心的建设方针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史学界研究民国经济史的兴趣,促进了民国经济史研究的逐步繁荣。 近年多有学者研究孙中山的经济思想,本次会议收到了一些这方面的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张同新认为,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提出的“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主张,是发展国家经济的重要原则,有普遍的实践意义。中山大学林家有对孙中山振兴中国商业思想的产生、特点、演变过程及原因作了历史的考察,提出了如下观点:孙中山振兴商业的思想以《实业计划》的完成为界,形成前后两期鲜明的反差。此前,他主张振兴商业,其后则不明不暗地限制商业发展。《实业计划》的研究是个老题目,南京大学茅家琦等参照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指出其中阐述的“混合经济制度”与“借用外资”两大思想,已分别在当今海峡两岸经济建设中得到体现,这种看法被一些学者认为颇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