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冲突由来已久。在印度独立之前,双方就发生过无数次 大大小小的暴力冲突。印巴分治期间,双方冲突的规模更是空前绝后,致使50多万人死 亡,数百万人沦为难民,财产损失无数。印度独立后的前15至20年间,双方矛盾有所缓 和,虽然小的冲突仍时有发生,但大的冲突很少。7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以 来,双方的矛盾有所加剧,发生了多次令人不安的冲突。1992年的庙寺之争尤为令人震 惊,3000多人死于非命,财产损失巨大。2002年上半年,冲突又有所升级,致使近1000 人死亡,印度人民党领导的联合政府也因此一度濒临倒台。就目前情况看,这类冲突暂 时还难以避免,还没有彻底解决的办法。 就这类冲突的影响而言,其一,印度本身受到的影响最大,它不仅会使印度政局动荡 和社会不稳,还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拖经济发展的后腿,甚至会影响到印度的领土 统一。一句话,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教派冲突是印度现代化道路上的一大 障碍,可以说是一个主要障碍”(注:林承节等:《教派主义:印度的悲哀》,载《世 界知识》2002年第8期。)。其二,对印度与巴基斯坦等周边伊斯兰教国家的关系有不良 影响。发生在印度的冲突往往会波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两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 国家的穆斯林“兄弟”和伊斯兰教组织往往会做出相应反应,如向当地属于少数的印度 教徒进行挑衅、向本国政府施加压力、向印度发出抗议等,他们甚至会迫使本国政府采 取影响国家间长期利益的措施。同时,这类冲突还会影响印度和整个伊斯兰教国家之间 的关系,1992年的印穆冲突就曾使伊朗、约旦、阿联酋、印度尼西亚、阿富汗等国家做 出过比较强硬的反应。其三,影响南亚次大陆的稳定和发展。过去的事实证明,这类冲 突多次影响到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行动计划,致使联盟中的两个大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不 能正常实施联盟的行动规划,导致规划名存实亡甚至完全失败,影响整个南亚地区的发 展步伐。其四,这类冲突也可能影响到亚洲甚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安定。印度是一个人 口大国,南亚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如果这一区域发生大规模的不幸事件甚至军事冲 突,很难想象不对亚洲和整个世界产生影响。 在分析这类冲突的原因时,多数专家学者强调政治因素。他们认为,印度政党参与教 派争端是印度印穆冲突最为主要的原因,认为各政党利用了人民的宗教情感,认为是在 政党的“诱使”下才发生了宗教暴力冲突。无疑,这种看法有其合理成分。但是,这只 是印度印穆宗教冲突的一个因素,而且不是最主要的因素。笔者认为,印度印穆冲突最 主要的因素在于历史文化方面,不在当今的政治局势。试分析如下: 第一,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历史因素。 就历史进程看,印度社会一直存在多种宗教并存的现象。自公元前6世纪起,印度教、 佛教和耆那教等就共存于印度这块土地上,它们之间也有冲突,但冲突方式不是武力征 服或政治强迫。它们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教义方面,冲突方式主要采取辩论的形式。 辩论失败者往往皈依胜利者,成为胜利者的信徒,改宗胜利者的信仰,维护胜利者的荣 誉。不过,公元11世纪,特别是13世纪初德里苏丹国建立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印度次大陆上的伊斯兰教民族在印度有了越来越大的发言权。他们一手拿《古兰经》 ,一手拿宝剑,让被征服者(印度教徒、佛教徒和耆那教徒等)在自己所信仰的印度本土 宗教和伊斯兰教之间进行选择,并对不选择伊斯兰教者进行暴力惩罚、政治歧视和经济 剥削。印度的宗教冲突从此多了一种形式,即暴力冲突的形式。这类暴力冲突主要发生 在印度本土的印度教和外来的伊斯兰教之间,原有的耆那教、佛教以及印度教之间的冲 突仍然沿袭旧有的口舌之争的传统形式,很少发生暴力事件。有压迫就有反抗,有征服 就有反征服,印度的印穆暴力冲突的源头正在于此。 第二,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信仰之争。 毫无疑问,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印度的本土宗教,它在伊斯兰教 进入印度前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之久,已经渗透到了印度社会和印度本土居民生活的各 个方面。实际上,印度教不仅是印度本土居民的宗教信仰,也是他们的社会习俗和生活 方式。对印度人来说,伊斯兰教是和印度教完全不同的全新的宗教。在教义方面,伊斯 兰教信仰惟一神真主安拉,奉《古兰经》为圣典;反对各种偶像崇拜,认为任何形象都 会损毁真主安拉至高无上的地位,无形才能保持真主的绝对性、至高性和至纯性。印度 教是以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的多神教,教派众多,以“吠陀”、“奥义书” 、“两大史诗”、“往世书”等为经典;认为只有那些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具体形象 的神才能与人建立起真正的情感;其信徒不仅信仰多神,而且大行偶像崇拜之道,不仅 崇拜具体化的人形的神,连动物、植物和大神的阳物也是膜拜的对象。在伦理道德方面 ,伊斯兰教讲究人人平等,提倡“穆斯林皆兄弟”的兄弟情谊。印度教拥有同样持续了 两千多年的种姓制度,讲究等级差别。在外在行为方面,伊斯兰教有一定的进攻性,在 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宝剑和《古兰经》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印度教基本上是一个封 闭性的宗教,讲究平和稳定,讲究业报轮回,讲究非暴力,讲究出世。在生活习俗方面 ,宰牲献祭是伊斯兰教的宗教仪式之一,宰牲节是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所宰杀的畜牲 有牛、羊和骆驼等;穆斯林不排斥猪肉以外的绝大多数肉食,牛肉是他们最欢迎的日常 食物之一。相反,多数印度教徒崇尚素食,他们对牛特别优待,认为牛是圣物,是神灵 ,只可崇拜,不可宰杀,更不能食其肉。在这样大的信仰差别面前,绝大多数印度教徒 不可能毫无缘由地改宗伊斯兰教,如果没有武力强迫或统治者的政策性措施,伊斯兰教 在印度是不可能站稳脚跟的。因此,两种宗教展开了长期的信仰之争,具体表现在对信 徒的争夺方面。为保持自己的优势,印度教自身进行了改革,从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严格 的种姓制度,简化了繁琐的祭祀仪式,淡化了僵死的宗教教条,使部分低种姓教徒有了 膜拜神灵的权利和机会,从某种角度巩固了信仰阵地。伊斯兰教是外来者,为了在印度 次大陆这块土地上占有一席之地,它采取统治上层和民间下层双管齐下的方法来争取信 众。在上层,伊斯兰教统治者多方出击,一方面诉诸于武力,如焚烧印度教、佛教和耆 那教寺庙,杀害拒不改宗者,使一部分人在宝剑的威逼下改宗伊斯兰教;另一方面,他 们还采用行政、经济等手段,如向非伊斯兰教徒收取人头税、香客税和高额的商业税等 ,使一部分印度教徒迫于生计皈依了伊斯兰教。在民间,伊斯兰教苏非运动在上层伊斯 兰教统治者的默许下展现出勃勃生机,其人人皆兄弟的平等观念和谦和的劝化形式吸引 了不少普通民众,使他们真正皈依了伊斯兰教。由此,自印度中世纪(注:印度的中世 纪与一般所说的西方意义上的中世纪不同,一般指1206年德里苏丹国建立至1858年英国 宣布正式殖民统治印度这段时间。)始,伊斯兰教利用武力和统治优势在印度次大陆上 扩大了自己在信仰领域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