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迅速,国际社会相互依存加剧,并以爆发全球石 油危机的特殊方式,全面挑战传统的国际政治理论,震惊了整个国际政治学界,(注: 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分支学科和理论应用,是政治学理论被应用到国际关系领域的产 物,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国际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有着相似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参 看:王逸舟:《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载《欧洲》,1998年第2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1992年版;资中筠主编:《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促使它不得不进行理论上的反思。20世纪8 0年代初,居于国际政治理论正统地位的新现实主义越来越无法解释所面临的国际政治 现实,特别是诸如主权国家是否仍然是国际关系的惟一行为主体、国际政治研究要不要 注重“过程层次”的分析和能否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权力究竟是不是国家对外政策的 惟一目标、国际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还是社会建构、国际政治研究还要不要将人类解放 这一主题置于首要地位等问题,成了新现实主义的“阿基利斯之踵”。由于其本身理论 上的局限性,在上述问题面前,新现实主义显得力不从心、无所作为。于是,各种非主 流的国际政治思潮自动汇合成一股批判的洪流,猛烈地冲击了正处于话语霸权地位的新 现实主义。在这个批判的阵营中,既有传统的现实主义,也有已经元气大伤的科学行为 主义和与美国新制度经济学一脉相承的新自由制度主义(注:约翰·米歇海默曾于1994 年将自由制度主义与批判理论归于一类,作为制度理论进行批评。后来,罗伯特·基欧 汉等人专门撰文进行纠正,说明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实际上,十多年前批判理论的代 表人物理查德·阿希利就曾指出过这一点。参看:John J.Mearsheimer,“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International Security,Winter 1994/1 995;Robert O.Keohane and Lisa L.Martin,“Th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ist Theory,”International Security,Summer 1995,p.39;Richard K.Ashley,“The Poverty of Neorealism,”International Oganization,Spying 1984,pp.225—286.)( 或称新自由主义),还有受欧洲社会学和后现代哲学影响颇深的批判理论。本文试图对 在20世纪80年代这场批判大潮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批判社会理论”及其与法兰克 福学派的理论渊源,进行若干探讨。 法兰克福学派与国际政治理论的“批判风暴” 国际政治学意义上的批判理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批判理论包括以理查德·阿 希利、沃尔克和德里安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以伊曼努尔·奥德勒、克拉托奇 韦尔、卡赞斯坦和亚历山大·温特等为代表的温和型批判理论,以罗伯特·考克斯、斯 蒂芬·吉尔等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以彼特森·西尔韦斯等为代表的女权主义以及以 沃勒斯坦为代表的世界体系理论和生态政治学等等。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是:(1)它们 都反对现存的主流国际政治理论,尤其是反对推崇以政治权力界定利益的新现实主义; (2)它们都认为世界政治是由社会建构的,是社会活动和话语实践的历史产物,强调应 从动态的历史角度去关注世界政治;(3)它们都强调国际社会的结构能够影响国家行为 主体的认同与利益。狭义的批判理论专指受欧洲社会学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而成 长起来的国际政治批判理论,它与继承了法国传统的美国后现代国际政治理论有所不同 ,与世界体系理论、女权主义等也有明显差别。(注:把批判理论与后现代主义区分开 来的做法较为普遍。参见: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 98年版,第647页;Jim George,Discourses of Global Politics: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Boulder CO: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4;Scott Burchill and Andrew Linklater,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MacMillian Press,1996;Fuat Keyman,Globalization,State,Identity/Difference:Toward a Critical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Humanities Press,1997,p.98.)本文在两种意义上使用批判理论一词,即将广义 的批判理论称之为“批判理论”,因为批判社会理论与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世界体 系理论等都属于20世纪80年代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把狭义的批判理论理解为“ 批判社会理论”。 “批判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它与康德、 黑格尔、马克思以及尼采、韦伯等启蒙思想家的许多论述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的最直 接的来源却是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指20世纪中期,由团结在德国法兰克福社 会研究所周围的一群著名社会学家所组成的一个影响较大的社会哲学流派,它以批判的 社会理论著称,主要代表人物有M.霍克海姆、阿都诺、H.马尔库塞和J.哈贝马斯等。法 兰克福学派因其借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概念和马克思主义学者卢卡奇的“物 化”思想,提出并构建了自成体系的社会批判理论,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所谓的 “彻底批判”,所以又有“新马克思主义”之称。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自启蒙运动以来 整个理性世界已经坠入实证主义思维模式的深渊,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理性已经变异,它 不为自由服务而为奴役服务,科学和技术也发挥着“统治”和“意识形态”的功能。因 此,为求得人在精神方面的真正解放,现代社会中包括理性、科学和技术在内的所有意 识形态都在批判之列。(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1991年版,第53~54页。) 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后,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新一代批判社会理论家,虽然改变了早期 激进的批判立场,调和了批判社会理论与实证主义的张力,汲取了实证科学的思想、概 念和内容,但理性批判这面大旗始终未曾丢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