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在其《成立宣言》中对该组织的宗旨和基本职能做出 了明确的表述。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 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和其他领域的有效 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 政治经济新秩序”。关于上海合作组织的基本职能,在《成立宣言》第八、九、十条中 有明确的表述,现简要归纳为:第一,加强安全领域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第二 ,加强经贸领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第三,加强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行 动,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相互支持与密切合作。这三项职能都很重要。本文主要就 第二项职能,即经贸领域合作问题,或者说该组织的经济职能谈一点看法。 一、经贸合作是安全合作的合乎逻辑的继续 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上海五国机制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 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克克斯坦五国为解决涉及各国的共同性问题于1996年4月首次在 中国上海召开的,此后每年在有关各国轮流举行的最高级会晤机制。第一次会晤解决了 边界地区的军事信任问题。第二次会晤于翌年在莫斯科举行,解决了从边界向后撤军问 题。这两次高峰会晤主要是研究和解决军事信任和安全问题。第三次会晤于1998年在哈 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市举行。这次高峰会晤商讨的内容开始扩大。这次会晤发表的联合 声明除对逐渐形成的睦邻友好、相互信任的关系表示满意外,还首次提出“大规模经济 对于巩固地区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的看法。声明提到发展平等互利经济合作的原 则以及富有前景的合作领域,特别关注在能源、运输、环保等方面的合作。此后,在吉 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和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的上海五国高峰会晤都讨论了发 展经济合作的问题。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加强经济合作被正式确定为该组织的三大职 能之一。 从上海五国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都密切关注经济合作问题不是偶然的,这是该组织参 加国在军事信任和安全问题之后,共同点增加与合作规模扩大的产物,是友好关系深化 的合乎逻辑的继续。现时代,和平与发展是关系到每个国家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区 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任何国家谋求发展都不可能固步自封,与世隔绝。对于将经济 发展作为本国主旨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来说,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尤其重要。在解决了 军事领域相互信任和达到初步的安全之后,谋求经济合作必然要被提到议事日程和被置 于重要的位置。 二、经济合作的现状 目前,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在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进行。合作方式分 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合作形式包括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 多边合作更多地表现在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以及中亚国家之间。俄罗斯与中亚国家 的多边经济合作是在欧亚经济共同体的框架内进行的,中亚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在中 亚合作组织的框架内进行的。俄罗斯、中亚国家与中国的多边经济合作只表现在中国新 疆地区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等少数项目上。不过,目前双边合作 要多于多边合作,双边合作是主要的合作方式。 贸易是各成员国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关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情况见下 表: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中俄两个国家外贸额较大,其余国家外贸额相当有限。中国与俄 罗斯之间的外贸额占中国外贸额的2%,排在美国、日本、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省 、德国、新加坡之后,与中国同新加坡的外贸额相似,不到中国与韩国外贸额的1/3和 德国外贸额的1/2。俄罗斯同中国之间的外贸额占俄罗斯外贸额的7.6%。应该说,这个 份额对俄罗斯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外贸额仅占中国外贸额的 百分之零点几,甚至零点零几,数目不大,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外贸额却占哈萨 克斯坦外贸额的8.6%,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的外贸额占吉尔吉斯斯坦外贸额的12.6 %。中亚国家与俄罗斯之间的外贸额占本国贸易额的比重是:哈萨克斯坦占31.7%,吉尔 吉斯斯坦占15.4%,塔吉克斯坦占14.8%。这说明,俄罗斯是中亚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 上述事实起码可以说明两点:第一,中俄两国贸易额与两国的国力不相称,仍有发展的 空间;第二,中俄两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额虽然对中俄两国来说数量不大,但对中亚国 家来说相当重要,进一步扩大贸易肯定会对中亚国家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这明显符合 中亚国家的愿望和利益。当然,扩大贸易合作对中、俄两国同样有利。中国希望通过进 口短缺的石油天然气、木材、有色金属、矿物原料和机械产品等来增加贸易额。
注1:表中数字系2000年数字。 注2:根据下列有关材料编制:(1)独联体跨国统计委员会编:《2002年独联体》,莫 斯科2002年,俄文版,第82—83页;(2)中国《海关统计》2001年第12期第3、5页;(3) 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编:《2002年俄罗斯统计数字》,莫斯科2002年,俄文版,第37 3页;(4)《2001年乌兹别克斯坦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