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特殊关系”始于二战期间,战后继续保持并得到发展。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 格局的转换与国际形势的剧变,英美“特殊关系”面临新的考验。于是,英美两国国内 及国际舆论对英美“特殊关系”提出了质疑,认为既然苏联的威胁已经消除,冷战结束 ,英美“特殊关系”已经失去了主要意义,尤其是英国应该放弃这种关系,把重心移向 欧洲大陆。与此同时,对英美“特殊关系”发展前景的猜测也并不乐观。例如,1990年 英国路透社一篇分析文章说,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可能由于联邦德国在欧洲地位变 得突出而僵冷起来。东欧出现的政治动荡和关于德国问题的讨论,必然会使美国把战略 重点集中在德国问题上。[1]英国学者克里斯托佛·科克1992年撰文认为,乔治·布什 可能是最后一位把英国当“亲密伙伴”对待的美国总统。[2]对冷战后英美关系的现状 ,美国《华盛顿时报》则评论说,“英美特殊关系已经破烂不堪”,英国《每日电讯报 》称英美关系已“倒退到令人担忧的程度”。[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1995年也说,英 美之间的“关系现在并不特殊”,“它是一般的关系”[4]。 冷战后英美“特殊关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否如上述所言?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布 莱尔领导的工党在英国执政以来,仍把保持并发展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作为英国对外 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则。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近年来英美“特殊关系”不但没有弱化, 反而在不断加强。本文拟对冷战后英美“特殊关系”的现状及其原因以及两国“特殊关 系”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英美“特殊关系”在强化 英美“特殊关系”的悲观论者认为,冷战之后美国在调整全球战略,亚太的分量在加 重,在西欧则更重视德国,德美“特殊关系”将取代英美“特殊关系”;在一些重大的 国际问题上,诸如在处理波黑危机问题上,在扩大联合国安理会问题上,在北约东扩、 美国导弹防御计划以及《京都议定书》等问题上两国存在分歧;在双边关系问题上两国 矛盾也逐渐增多。此外,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个人关系,如梅杰与克林顿之间、布莱尔与 小布什之间,不像、也不可能像丘吉尔与罗斯福之间以及撒切尔夫人与里根之间那样密 切。 不能否认,冷战之后由于英美各自对外战略的调整以及欧洲形势和整个国际形势的变 化,英美之间必然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与分歧,从而对两国关系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但 由此认定英美“特殊关系”已经淡化甚至已经终结是不恰当的。国家之间保持“特殊关 系”或同盟关系,并不意味着相互间不存在任何矛盾与利益冲突,全然融洽一致而无矛 盾与分歧的国家间关系过去和现在都没有出现过,将来也不可能出现。事实上,英美两 国自形成“特殊关系”以来,矛盾与分歧就没有间断过。例如在1956年10月的苏伊士运 河战争中,美国竟与自己的对手苏联一道迫使自己的盟友英、法停止向埃及进攻,英美 关系受到损害,以至有人断言英美“特殊关系”已经宣告结束[5]。70年代希思担任英 国首相时,鉴于英美之间的矛盾增多,他不无情绪地宣布两国的关系降格为“自然关系 ”。即使在撒切尔首相与里根总统的“蜜月”期间,英美两国在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事 件和格林纳达事件上产生了不小的摩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尽管英美之间的矛盾与龃 龉不断,“特殊关系”有时淡化,有时加强,但这种“特殊关系”一直延续了下来。 考察英美“特殊关系”是否存在,“特殊关系”在淡化还是在加强,关键是要看两国 之间是否继续维持着战略伙伴关系,这种战略伙伴关系在加强还是在削弱。对英美“特 殊关系”持消极看法者把英美之间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却低估了两国之间 依然存在甚至得到加强的战略伙伴关系。冷战期间,英美两国一直保持着战略伙伴关系 ,在建立战后国际秩序、组建西方阵线以及两国间军事技术与军事战略情报合作等方面 进行了广泛的国际战略合作。冷战结束后,虽然国际格局和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英美之间的矛盾不时发生,但两国间的这种国际战略合作关系继续得到保持,并有不断 加强的趋势。 首先,英美两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加强协调,保持一致。最典型的表现是在对伊 政策问题上。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在欧洲诸国中最积极支持美国对伊拉克 动武的是英国,在海湾战争中它派兵加入了美国主导的多国部队。海湾战争结束后,在 处理伊拉克问题上英国极力与美国配合。根据安理会687号决议规定,联合国成立了旨 在销毁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特别委员会(简称特委会),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一道于 1991年起分别对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行长达8年的核查、销毁工作。在核查过程中, 美国企图通过炫耀武力迫使伊拉克就范,英国第一个宣布坚决支持美国的行动,并向海 湾地区派出了军队,最终导致了1998年12月美、英对伊发动的“沙漠之狐”军事行动。 与此同时,英美两国主张在伊设立“安全区”、“禁飞区”,对伊拉克领土主权进行了 种种限制。2001年2月英国首相布莱尔访问美国期间,两国领导人重申将对伊拉克保持 强硬的遏制政策,并声称一旦发现伊拉克政府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威胁邻国,英美 将采取“适当行动”[7]。 美国以军事行动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迅速将矛头再次指向伊拉克,在销毁伊拉 克可能存在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问题上大做文章,对伊拉克频频施压,向海湾地区调兵 遣将,声称要用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对美国的这种做法,国际社会大多持批评态度, 包括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大国都希望通过联合国,用和平方式解决伊拉克问题。美国 在用武力倒萨问题上几乎陷入“孤家寡人”境地的情况下,布莱尔首相则坚决支持美国 的行动。布莱尔向媒体表示,英国为了维系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将不惜付出“血腥代价 ”,准备在危机时刻出兵帮助美国攻打伊拉克。布什对英国的支持也表示感激,一改上 台伊始对英国的冷淡态度,称英国是美国“最亲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