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中的冲突与冲突解决 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冲突与冲突解决与国家利益、民族主义、均势这样一些基本概念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不同的时代赋予这种概念不同的内涵。冷战中的冲突绝大多数都带有美苏争霸的色彩,而冷战之前的冲突则主要是围绕着国家之间对领土、人口及矿产资源等的争夺而展开的。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它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从冲突解决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冲突主体趋于多元化,国家不再是唯一的当事方,部落团体、恐怖组织、宗教派别都成为冲突的当事方,直接的表现就是冷战后国内冲突的数量远远超过国家间冲突;另一方面,与以往主要依靠国家间直接谈判或另一国家充当调停方的做法不同的是,以联合国为代表的众多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开始全面参与到冲突解决的进程中来。当然,既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教训。重要的是,既不要因为短期内的成功就完全指望国际社会的干预,也不要由于一时的失败就彻底丧失信心而回到单边主义的老路上去。 冲突不仅在国际关系领域,而且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统筹学等领域,都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传统的观点对冲突的性质,一般有两种不同的理解:(1)将其视为合理的、释放矛盾的社会功能的体现,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基本形式,更看重冲突的建设性目的,认为冲突具有整合群体内部力量,增强内部凝聚力,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在伯顿那里,冲突就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冲突是人类关系中一个实质性的创造性因素。它是改变的手段,是获得社会财富、安全、正义以及个人发展机会的方式。……大量冲突的存在只是社会期望得以实现的保证”。(注:John W.Burton(1972),World Socie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37-138.)(2)将其视为非理性的、破坏性的、社会调整矛盾机能失调的体现。桑德尔就强调了冲突带来的消极作用,冲突作为“一个动态的现象,……,一个明显的冲突过程,是由开始、升级、受控制的维持、缓和、终止、解决这几个不同的阶段组成的”。这种明显的冲突过程是“一种情势,其中至少有两个行为体或他们的代理人,努力寻求相互不相容的目标,而且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损害另一方实现目标的能力来实现的”。(注:Dennis J.D.Sandole(1986),"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conflict management:Short-term gains vs.long-term costs,"Current Research on Peace and Violence,9,pp.119-124.) 在国际关系领域,很多学者都是从强调冲突的对立性特征来描述冲突的:“冲突可以定义为一种竞争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各方都意识到未来地位的潜在矛盾,都希望占据与其他集团的愿望互不相容的位置”。(注:肯尼思·玻尔玎:《冲突与防御:理论通论》,哈伯兄弟公司,纽约,1962年,第5页。转引自星野昭吉(编著):《变动中的世界政治—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沉思录》,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451页。)显然,这种对冲突的界定,更注重冲突的消极因素。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冲突是指一种矛盾或对立状态的形势。本文所指的冲突特指由于谋求不同价值或利益的国家或集团之间产生的斗争。因此,它既包含国内冲突,也包含国家间的冲突。既包含抽象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冲突,也包含具体的如领土纠纷这样的利益冲突。 这里所讨论的冲突解决,是防止为了解决不协调、争论、不同的利益和地位而采取暴力手段。因为仅仅是差别并不意味着冲突,文化和种族差异本身就是社会多元化的基础,冲突引发暴力往往是这种差异被政治化或某些特定目的所利用。科尔曼认为,冲突解决是要形成新的政治和社会安排措施,从而使各当事方获得满足他们对于身份和安全的最基本需求的力量,为建立一个与各方福利与发展相一致的稳定而合作的关系打下基础。(注:Herbert C.Kelman,Foreword,in Dennis J.D.Sandole & Hugo Van der Merwe(ed.),Conflict Resolution Theory and Practice: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ManchesterUniversity Press 1993.)伯顿特别注意区分冲突调解与冲突解决的差别,前者只是制止冲突升级,结束暴力的敌对行为,而后者的过程“是分析性的和解决问题的,它是基于一个理论框架或是对冲突解释的途径。因此,它的主要推动力不仅是根除冲突根源的预防,而且还要促成创造合作关系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冲突解决是根本不同于任何调解过程的实践,它关心的是预测和基于一种政治哲学的政策制定,这种政治哲学声称,对具有普遍性人类需求的满足必须是可生存社会的最终目标”。(注:John W.Burton,"Conflict Resolution as a Political Philosophy",in Dennis J.D.Sandole & Hugo Van der Merwe(ed.),Conflict Resolution Theory and Practice: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3 p.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