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25日,酝酿已久的联合国制宪大会终于在美国旧金山开幕了。来自50个国家的282名代表及1700多名顾问、专家汇聚在歌剧院华丽宽敞的大厅里。当第二次全体会议的大幕拉开时,出现在主席台上的竟然是温文尔雅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宋子文,中国人担任大会主席!全场掌声雷动,弱小国家代表由衷地发出了欢呼声……两个月后,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在美国退伍军人纪念堂举行。第一个走上签字台的,是中国代理首席代表顾维钧。他从容不迫地运用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毛笔,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下了第一个汉文名字。随后是王宠惠、魏道明、吴贻芳、董必武……中文从此成为国际会议五大正式语言之一。 一 重申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1941年12月8日(东京时间)凌晨,183架日机飞临毫无戒备的珍珠港上空,随着呼啸倾泻的炸弹、鱼雷,港内顿时变成一片火海。一小时后,第二批日机再次进行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40余艘舰艇被炸沉击毁,188架飞机爆炸起火,4500名美军伤亡。 同日,日军在亚洲也发动了攻势,入侵泰国,直逼马来亚,英国最新式、最具威力的“威尔士”亲王号战舰和“却敌”号巡洋舰也令人难以置信地沉没在马来亚沿海。10日,日军登陆菲律宾,进攻关岛。19日,日军突入香港、威克岛……2个月后,8万英军在新加坡成了日军的战俘,紧接着数万美军也在菲律宾演出了历史上最为耻辱的一幕。此时,被日军赶得几无喘息之地的英美列强才猛然醒悟,差不多是赤手空拳与日本拚争了四年半的中国,是多么的了不起!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西方各国重新认识了中国!独具慧眼的罗斯福因此而看到“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要为维护和平、繁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战后的中国“将重申其历史上的地位”。因此罗斯福总统确立了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地共同作战;第二是在战时和战后,为了筹建国际组织以及在东方确立稳定和繁荣,承认和把中国建成一个跟俄英美这三个西方大盟国具有同等地位的大国”。在欧洲苦战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也在下院演讲中盛赞中国军队的骁勇善战,只因大英帝国昔日在远东东的殖民地已被打得七零八落,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不就意味着英国将放弃在远东的许多权益?因此,丘吉尔称赞归称赞,对罗斯福的目标却始终抱不合作态度。 与此同时,单枪匹马与日军苦战了四年多的中国人也意识到了中国在战争中的地位。早在抗战爆发之初,蒋介石便向国际社会表明态度,“此次抗战对中国为民族生存而战,对国际为和平正义而战”。及至欧战爆发,蒋介石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上进一步呼吁,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建立一有效的世界性的集体安全组织,共同维护和平反对侵略。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当天,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即举行特别会议,确定对外方针,一是正式对日、德、意同时宣战,表明中国已完全与美、英等国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重要一员。二是加强与友邦的合作,确立保障世界永久和平之国际组织。蒋介石还分别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高斯、英国驻华大使卡尔、苏联驻华大使潘友新,面交备忘录,建议中、英、美、澳、荷、加拿大、新西兰成立军事同盟,互订不单独媾和条约。10日、11日,蒋介石又在黄山官邸两度邀集英、美等国武官大使,商讨中、英、美、荷、澳五国联合制敌的具体计划。23日,经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同意,中、英、美三国军事代表在重庆蒋介石官邸举行了东亚军事会议。由蒋介石主持的东亚军事会议决定组织中英美联合参谋会议和联合统帅部,分别设于重庆和缅甸,并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守缅甸军事协定》。这实际上为组织中国战区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正是中国在战争中不可忽视的地位,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作出的积极姿态,才使中国在《联合国家宣言》签名序列中荣列领衔的前四位。1942年1月1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在标志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联合国家宣言》上签了字。1月3日,蒋介石又接受了由罗斯福提议的盟军中国战区统帅之职,于是,中国开始以大国身份进入国际外交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四大成员国之一,为中国最终成为联合国的发起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 通向联合国发起国之路 联合国,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构思设计良久的保障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1919年巴黎和会时,美国总统威尔逊力主创建“维护和平与国际安全”的国际联盟,企图通过国联确立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首要地位。不料,威尔逊苦争苦求的《凡尔赛条约》为英国维持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使法国确立了在欧洲大陆的霸权,日本也得以巩固了在中国和南太平洋的优势,独独美国什么也未捞到。于是,恼羞成怒的美国参议院毅然拒绝批准已经总统签字的《凡尔赛条约》,演出了国联创议者却不是国联成员国的历史悲剧。尽管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采取了若干补救措施,稍稍平息了一下美国的愤懑之情,但是随着德、意、日在亚欧的蚕食鲸吞,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早已面目全非。因此,美国一直耿耿于怀要创建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组织。 1940年1月,美国国务院便建立了一个“对外关系问题咨询委员会”,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具体设计未来的国际组织。苏德战争爆发,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的阿根夏海湾军舰上举行会议,发表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直接构画出了一个以美英为核心的国际安全组织的轮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进一步完善了他的设计,将未来的国际组织定名为“联合国”,并与丘吉尔在华盛顿共同商定了《联合国家宣言》草案,将《大西洋宪章》的宗旨与原则扩展至全世界。同时决定由美、英、苏、中四个在战争中承担重大责任的国家牵头,于1942年元旦在白宫举行宣言的签字仪式。这就为联合国的成立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接着,罗斯福又宣布6月14日美国国旗日为联合国日,要庆祝所有盟国的国旗。 罗斯福设计的联合国是一个单一的世界性组织,由美、英、苏、中四大国代表组成执行委员会,一切重大问题由这个机构决定,在这个机构以下,设立按地理区分的国家组成区域理事会。1943年8月,美国国务院起草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普遍安全宣言》,宣称“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所以这些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为会员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10月,该宣言的公开发表,表明联合国的蓝图已基本构勒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