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89(2003)4-0026-006 莱布尼茨是世界上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最富同情感的少数几个大思想家之一,这是 大多数莱布尼茨研究者所认同的。但是,在莱布尼茨思想和中国哲学之间也存在着巨大 的差异,这也是需要肯认的。否则,我们对“莱布尼茨与中国”的互补互动关系就不可 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我们的“莱布尼茨与中国”的研究,甚至莱布尼茨本身的研 究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初始的阶段,而不可能取得任何有重大意义的进展。鉴此,本文的 根本目标便在于对莱布尼茨和谐学说的理论特征、理论困难、理论局限及其同中国阴阳 和谐学说的根本差异作出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的学理分析,以期说明正确理解莱布尼茨与 有关中国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差异性乃是莱布尼茨研究中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 一、莱布尼茨和谐学说的理论特征 和谐,作为人类的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方式,一直受到思想家们的普遍关注和 憧憬。在中国,传说早在上古时代,伏羲就制作了八卦图,初步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 阴阳和谐学说。在西方,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早在2500多年前就在其数本原说的基础上 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宇宙普遍和谐的美好画面。按照他们的理解,不仅整个自然界存在 着普遍的和谐(即他们所谓“天体的和谐”),人类社会存在着普遍和谐(“美德即是和 谐”),而且在天人之间也存在着普遍和谐(即“天人同元”和“天人同构”)。[1-p79 ~88]至近代,和谐问题,特别是身心之间的一致或和谐,更构成了思想家们讨论的一 个热点问题。在这些思想家看来,问题不在于人的身心之间是否存在一致或和谐,而是 在于对这种一致或和谐如何作出合理的说明和解释。我们知道,笛卡尔在其著名的“松 果腺”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所谓“自然影响”说,马勒伯朗士则提出了著名的“偶因论 ”,而莱布尼茨则正是在批判“自然影响”说和“偶因论”的基础上,提出和论证了他 的著名的“前定和谐”学说。[2-p100~101] 莱布尼茨前定和谐学说的理论特征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莱布尼茨首次把“过程”概念引入了和谐学说。我们知道,无论是毕达哥拉斯 ,还是笛卡尔、马勒伯朗士,在讨论和谐问题时所关涉的或者是独立存在的事物的内在 结构,或者是独立存在事物之间的外在关系。而莱布尼茨的和谐学说则不仅关涉到独立 存在着的事物的关系,而且还关涉到独立存在着的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这是不难理解 的。因为,既然所谓“前定和谐”即是说事物之间的和谐乃是上帝在创造这些事物的时 候就确定下来的,既然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上帝依照最佳原则即和谐原则创造出来的 ,那么很自然,事物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将同其他事物保持和谐。1697年 ,莱布尼茨在致阿尔诺的一封信中用管弦乐队的演奏过程来解说他的前定和谐,无疑是 一个贴切的例证。 其次,莱布尼茨强调和论证了和谐的自主性。毕达哥拉斯派的和谐学说很朴素,只是 从作为事物本原的数的比例关系来宣布独立存在着的事物的内在结构普遍和谐以及独立 存在着的事物之间的普遍和谐,根本谈不上“系统论证”。马勒伯朗士的偶因论则从根 本上否认了和谐的自主性。唯独莱布尼茨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系统论证了和谐的自主性 。首先从本体论上说,作为万物本体的单子的根本特性,就在于单子是一种“没有部分 ”、“没有窗户”的“单纯实体”,这不仅意味着单子所有的“自然的变化”都全部来 自于“一种内在的原则”,在单子的这种“单纯性”或“单一性”中内蕴了单子在后来 的无尽活动中展现出来的所有的复多性、属性或关系(包括同其他单子之间的所有的关 系),而且还从根本上排除了单子之间的和谐来自“外界”的任何可能。其次,从认识 论上说,既然知觉乃单子的又一根本属性,既然所有的单子都“表象”“同一个”宇宙 ,换言之,所有的单子都是“同一个”宇宙的“表象”,则单子之间的和谐也就在所难 免了。[3—第78~79节] 再次,莱布尼茨强调和论证了和谐的神恩性。我们知道,毕达哥拉斯派的和谐学说虽 然带有浓重的神秘主义色彩,但还不能说就是神学。笛卡尔的“实体”学说虽然具有明 显的神学性质,但仅就他的身心“自然影响说”看,他所突出和强调的则是他的所谓“ 松果腺”。但是,既然按照笛卡尔的实体学说,物质实体的本质是广延,精神实体的本 质是思想,则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自然影响”就成了一种不可 思议的事情了。而莱布尼茨正是在批判笛卡尔的“自然影响说”的基础上,提出和论证 了他的著名的前定和谐学说,以为惟有借助于上帝创世时的“神恩”或“前定”才能使 灵魂和形体得以“和谐”的共存,并且“好像彼此互相影响似的活动着”。[3-第81节]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如果马勒伯朗士是在用无数个奇迹来保证身心之间的 和谐的话,莱布尼茨则是在用“前定”这样一个唯一的奇迹来保证身心之间的一系列和 谐的。[4—p166] 必须指出,在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学说中,和谐的自主性同和谐的神恩性并非毫不相 干的两个层面,而是非常内在地关联在一起的,从一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它们完全 是一体的。因为,和谐的自主性即体现了和谐的神恩性,而和谐的神恩性也正是通过和 谐的自主性表现出来的,并且也只有通过和谐的自主性才能表现出来。离开了和谐的自 主性,和谐的神恩性即没有现实的存在;同样,离开了和谐的神恩性,和谐的自主性也 无从发生。还须指出的是:莱布尼茨前定和谐学说这一近乎矛盾的立场也不是偶然的, 归根到底是由其准自然神论的哲学和神学立场决定的。而且也正是由于他的这样一种准 自然神论立场,才使得他在坚持和谐的自主性时得以顺利地避免人类中心主义,并使得 他在坚持和谐的神恩性时又得以顺利避免传统基督宗教的神学态度。同时,莱布尼茨的 前定和谐学说之所以不仅对于解决他所在时代的政治问题、宗教问题和道德问题有重大 的历史意义,而且对解决我们当今时代的许多重大问题,诸如人我关系上的无节制的个 体主义、天人关系上的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也有着不容低估的现实意义,不能说同他 的和谐学说的这一根本的理论特征以及与此相关的准自然神论立场没有关系。[2—p106 ~107]因此,在考察莱布尼茨和谐学说的理论特征时,这一点是我们必须予以充分注意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