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或奠基关系的概念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现象学的意向分析 的诸多结果最终都可以回归为在意向体验的‘奠基关系’方面所获得的本质认识。”( 注: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三联书店,1999年,第173-174页。)同时, 奠基的思想不仅对于“胡塞尔构造分析的系统排列具有决定性作用并且超出这个范围而 在整个现象学运动中获得了根本性的方法意义”,“奠基关系的思维导致这样一种观点 :意向地被体验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层次性的构造”。(注:黑尔德:《导言》, 载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7、8 页。)马克斯·舍勒作为现象学的第二泰斗、现象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当然不例外,在其 思想中奠基关系的问题同样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一、同情感的辨异 舍勒在《共感的本质与形式》中特别指出了同情感与其它共感行为之间的区别。他区 分出了四种感受状态:共同感受(Miteinanderfühlen)、同情感(Mitgefühl)、感受感 染(Gefühlsansteckung)、同一感(Einsfühlung)。 1.共同感受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如当充满悲伤的父母肩并肩伫立于爱子的遗体旁, 他们互相感受着同样的悲伤,“同一种”痛苦。它不能分解为我的感受和他的感受以及 我们互相对彼此感受的知识。这里我在他人那里感受到的情绪也是我的情绪,然而同时 我也知道这也作为他人自己的情绪。这一感受现象的本质是他人的痛苦不是作为一个客 体被给予的,因为它不能被客体化,不能被安置在离我远一点的地方,并没有成为对象 ,它是作为我自己的痛苦被给予我,我自己在实践这痛苦,并且在实践时我知道我自己 。共同感受是最高形式的同情感,它专指心灵上的共同感受,不可能有共同的感官感受 。 2.在同情感的情况下,别人的悲伤成为了对象。在前面那个例子中,那对父母的朋友 ,或者在孩子遗体旁边的其他亲人的感受状态便是同情感。父母的悲伤与朋友的悲伤有 着明显的不同。因为朋友“理解”他们自己的悲伤,而父母根本没有必要“理解”,父 母联结在同一个悲伤之中。朋友事实上依赖于看到这对父母处在其共同悲伤中,在他自 身的悲伤上追复感受(Nachfühlen)了这对父母的悲伤,他是对父母感受状态的一种回 应。同情感具有意向性的指涉,在这里,他人的痛苦(或快乐)被直接给予我。我可以客 体化它。而它是作为他人的痛苦,我的同情感不是面对他人痛苦所出现的一种单纯追复 感受(但须依赖于追复感受),在这之中,“B的悲伤作为属于B的东西,首先临在于一种 作为行为而被体验的理解或者追复感受的行为之中;而针对这种行为之客体的便是A的 本然同悲,这就是说,我的同悲和他的悲伤从现象学上看是两个不同的事实。”(注:Max Scheler,Wesen und Formen der Sympathie,Bern und München 1973,S.24.)在同 情感之中,我的自我与他的自我均独立地得到保持。 3.感受感染与前两种都不同,它在生命历程中是一种重要的而常常未被认识到的感受 。感受感染与共同感受不同,是因为它不分担他人的体验,在这之中没有他人主动的表 达参与;感受感染与同情感不同,是因为它没有意向性的指涉。“感受感染的特点毋宁 说,它只是发生在诸感受状态,即情绪之间,它不以对他人欢乐的认知为前提。”(注 :Max Scheler,Wesen und Formen der Sympathie,a.a.O.,S.26,29,35.)也就是说,感 受感染不以对他人体验的感知为先决条件。 舍勒提供了一些关于感受感染的例子。当一个人进入酒吧或节日的欢快气氛中时,占 据那儿的是轻松、自由的气氛,这将那些走进来之前还处在悲伤之中的人们“卷进”欢 快气氛中。我可以被欢快的人们“带出我的悲伤”,而被卷入欢快之中,显然,这种情 况的发生不需要我分享他们的欢快,甚至不必知道他们为什么而高兴。非人工诱导产生 的感受感染在群众运动中尤为明显。革命、公众恐慌、罢工及暴力示威游行充满了感受 感染。(注:M.S.Frings,The Mind of Max Scheler,Marguette University Press,199 7,S.93.) 4.同一感是许多人都有的感受感染的极端例子,是高度的感受感染。它不能与胡塞尔 的“Einfühlung”相混淆。真正的同一感,是将自己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等同起来, “在这里不仅他人的、有限的感受过程被不自觉地当成自己的感受过程,而且他人的自 我恰恰(在其所有基本行为上)与自己的自我被认同为一体。”(注:Max Scheler,Wesen und Formen der Sympathie,a.a.O.,S.26,29,35.) 原始人与图腾的真正同一,人与祖先的历史性认同,在这之中存在的就是原始的同一 感。在古希腊、罗马的宗教神秘仪式中,司祭进入心醉神迷的状态并达到与神灵的存在 真正同一时,同一感便出现了。同一感还出现在催眠以及小孩子与洋娃娃“扮过家家” 的游戏之中,“这种‘扮演’的游戏性质,即‘仿佛’是妈妈的那副样子,大概只是对 成年观众而言。孩子本身在游戏的瞬间觉得自己(以自己的母亲与她自己的关系为榜样) 与‘妈妈’(在这儿仍然是一种个别想象,而非一时的一般用语)完全是同一的,洋娃娃 与其自身同一。”(注:Max Scheler,Wesen und Formen der Sympathie,a.a.O.,S.26,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