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批判哲学对形而上学作出了全新的诠证。通过这个诠证,康德表明,未来科学 的形而上学如果可能,那么它的关切已经从存在本身(物自身)转向经验现象条件的批判 。所谓近代哲学的转向只有到康德的批判哲学才能真正完成,因为它彻底放弃了古希腊 传统形而上学的关切,将形而上学与认识论整合为一体,使形而上学受到人类认识的约 束。在这个基础上,康德诠证,道德法则也需要一种形而上学来提供先天的原则,而这 样一种形而上学就是道德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仍然是批判的,它不仅是通过纯粹实 践理性的批判而达到的,并且也受着这个批判的限制,同时也受到纯粹理性批判的限制 。批判的形而上学的肯定作用在康德哲学内仅限于其哲学的两大领域,即自然和自由, 换言之,批判的形而上学只有在康德的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有其根据并得到证明。这一 思想前后一致地贯彻在从《纯粹理性批判》到《判断力批判》的整个康德哲学之中。向 来的康德研究虽然重视形而上学问题的研究,但是基本上局限于理论哲学的范围,对道 德形而上学的研究也独立于理论哲学,而从宏观的角度将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作为一个 整体来进行研究,并且肯定其积极的现代意义,则尚付之阙如。 正像康德哲学中的其他基本概念一样,批判的形而上学也有多层意义,遑论科学形而 上学与道德形而上学原本就生效于两个不同的领域。而这里之所以说“多层”,乃是旨 在表明批判的形而上学的这些不同意义属于同一个基本学说的不同层面,因而是内在一 致的。于是,本篇论文的任务就是首先分析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学说的几个层面,其次 检视和梳理它们在康德哲学里面与科学和道德、与批判哲学和先验唯心主义的关系,最 后,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之上,诠证批判的形而上学的内在一致的基本意义,并进而探讨 这种形而上学所开启的现代意义。 一 康德将自己所要建立的形而上学称为科学的(学术的)形而上学;而与之相对照的,康 德所要取代的形而上学乃是一种独断的因而是非批判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根源在于 理性。如果理性的运用仅仅限于经验,那么理性就有其适当的效用。但是,理性的倾向 和性质是要追求更高的条件,也就是要求更高的统一性,而这种事业在理性本身又始终 是难以完成的。独断的形而上学及其所有问题的渊源皆在于此。在批判哲学中,所谓独 断的形而上学是必须通过规定先天综合判断以及经验可能性条件而得到明确的规定的。 就先天感性原理和知性原理两者而论,对规定理性的超验的运用因而确定某种形而上学 乃属独断的这一点而言,前者更具决定性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先验感性论不仅 奠定了经验知识的基础,也确定了经验知识的范围,而且划分了独断的形而上学与科学 的形而上学的可能界限。所以,当康德在“先验辩证法论”中分析各种先验的幻相时, 要时时回征“先验感性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康德并不用独断的形而上学一词来统称以往的一般哲学,而基本 上是指关于合理的(理性的)心理学、合理的(理性的)宇宙论和合理的(理性的)神学。这 一方面固然在于沿循传统的规定和沃尔夫既有的体系,而另一方面乃在于强调形而上学 的本意,这就是寻求某种最终的根据和最终的原则。在康德看来,独断的形而上学无论 为思想、现象还是为一切可以思想的对象提供的那种绝对统一性,都是连自身的根据都 成问题的幻相。与此相对,如果一种科学的(学术的)形而上学能够建立起来,那么它不 但应当胜任诠证这种最终的确定性和最终原则的最终统一性的工作,而且自身也必须是 有根据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困难的任务。因为在现代哲学的观点之下,康德的形而上学其实 像旧形而上学一样,也同时负起既要为一般经验现象证明其最终原则、又要为自己的基 础作出证明这样一种必然导致两难境地的任务。康德为此必须另辟蹊径。 康德的方法就是众所周知的哥白尼革命。这样一个转向我们可以称之为元方法:它实 际上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原则。在它之下,别无其他方法为其 支撑,而康德批判哲学的其他一切方法都是在这个原则之上才是有效的。康德在讨论了 数学、物理学之成为可靠的科学的方法之后说:“因此,让我们尝试一下,通过一个假 定我们是否会在形而上学问题上有所深入,这个假定就是对象必须符合我们的认识,而 这会较好地切合所要求的关于对象的先天认识的可能性,而先天认识就在对象被给予之 前就对象建立起某种东西。这正是与哥白尼的原初思想相似的。”(Kant,Bxvii)这个实 验在康德意义上的成功表明,科学的形而上学是以哥白尼革命为前提的,而形而上学本 身也由此而发生了一场革命;但是这个方法对于形而上学的第二部分即关于心灵、世界 和上帝认识的部分同时就是一个否定,因为这种对象无法在经验中被给予,而先天的概 念仅仅与现象相关,这后一部分内容就涉及到康德哲学的批判层面,所以科学的形而上 学在这个意义上也就是批判的形而上学。(康德,1978年,第163页) 由此,我们得到了批判而科学的形而上学在康德哲学中的第一层意思,它关涉经验知 识或科学知识中一切先天的东西的基本原理。对这一点康德在第二版序言里面作了非常 清楚的表述: 这个批判是一部方法论,而不是科学本身的一个体系;但是它同时也规划了这门科学 的整个纲要,既顾及这门科学的界限,亦顾及其整个的内在构造。因为纯粹思辨理性具 有自身的特殊之处,即它根据它选择自己的思想对象的种种不同方式来衡量其自身的能 力,并且又一一点清向自己提出问题的多种方式,从而能够和应当规划出形而上学体系 的整个意图;因为,第一点所关涉的乃是,在先天的知识之中,除了思维的主体取自自 身的东西之外,任何其他东西都不赋予客体,而第二点所涉及的乃是,就认识的诸多原 理而论,纯粹思辨理性是一个完全分立自存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里面,犹如在一个 有机体里面,每一个部分都为着所有其他部分而其他所有部分也都为着这一部分而存在 ,并且没有哪一条原理能够在一种关系中得到确定的措置,除非它同时在与整个纯粹理 性的运用的彻底关系之中得到检视。但是对此形而上学却具有其他不得不应付客体的理 性科学无法分有的少见的运气(因为逻辑学只从事处理一般思维的形式),即当形而上学 通过这个批判被带入科学的可靠道路时,它就能够完全包罗属于它的知识的整个领域, 并且完成它的工作,而对后代来说,作为一个无需任何增益的主机(Hauptstuhl),置之 于应用,因为它只需应付诸多原理和它们应用的限制,而后者是由那些原理自身规定了 的。因此,形而上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也是注定要达到这种完全性的,而对此必定能够 说:若事尚余可为者,不可视之为成就者。(Kant,Bxxii-Bxx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