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35(2002)06-0052-04 如果说海德格尔的主要贡献是重新提出并探索“Sein(存在)”的问题,表明“Sein” 的问题是哲学思想最为根本的问题,那么海氏对“Dasein”的剖析则成为他踏上探索存 在之路的初始展开方式。海氏的重要作品《存在与时间》实际上从存在论上阐释了“Da sein”如何显示其“Sein”的过程。换言之,解读《存在与时间》乃至海氏思想何尝不 是对“Dasein”的理解呢?从哲学诠释学观点看,学者们以不同方式去译介“Dasein” ,昭示了人们对“Dasein”的不同诠释,从而反映了人们对海氏思想特别是对《存在与 时间》理解方式与程度的差异,从中也透出海氏思想的鲜明风格。 一、“Dasein”的多种译介方式 近年来,学术界对海德格尔重要术语“Dasein”有译为“定在”、“此在”、“缘在 ”、“亲在”以及不作翻译等处理方式。(注:参阅《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述评》(续) ,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43页;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 联书店1987年版附录一;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1996年版, 第91-95页;《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60-373 页;叶秀山:《思·史·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170页。) 先看译名“定在”。它是对某种特定存在物的称谓。以“定在”译“Dasein”,与德 国古典哲学有关“Dasein”的论述有密切关系。“Dasein”作为哲学范畴,在康德那里 是指与意识相对的自然存在物。黑格尔则把“Dasein”作为其绝对理念发展过程中的一 个环节,是从“有”、“无”产生“变易”而造就了具有规定性的有限制的存在物。贺 麟先生以“定在”来译介黑格尔那里以唯心主义思辨方式规定的个别事物。同时,海氏 的“Dasein”以其确立的“Da”表明存在者特定的有限性。于是,有人承接德国古典哲 学的译法,称“Dasein”为“定在”。 再看译名“此在”。这一译名表示“在此存在”或“存在于此”之意。在德语中,“D asein”之“Da”一般指某个确定的地点、时间或状态,如“这儿、那儿、那时、这时 ”等。在海德格尔那里,“Dasein”特指人及其存在方式。它不是简单的“Da”与“Se in”相加,而是以“Da”的方式展示其“Sein”。“此”在汉语中作为指示代词,“此 在”以“此”的指称方式亮出了其特定存在,离开“此”,“在”成为漫无所指的东西 ,更确切地说,不成其为“在”。因为不以“此”方式存在的存在者,只是一般抽象意 义上的存在者。考虑到“Dasein”之“Da”的原始意义,在汉语中寻找在含义上相近的 字,似乎“此”比较接近“Da”。《存在与时间》的译者之一陈嘉映提出以“此在”译 “Dasein”。 另一种代表性的译名是“缘在”。该译者张祥龙认为“Dasein”作为去“Sein”的存 在者,与存在具有内在相关性:它在它的存在之中所关联的就是存在本身。“Sein”使 “Dasein”成为其自身,而“Dasein”使“Sein”显现。这不是两个过程,而是“Dase in”与其“Sein”形成相互作成的彼此缠绕的纯发生过程。而“缘”具有“沿着”、“ 攀援”、“牵挂”等意。再说“缘”积淀着相当丰富的文化底蕴,如“缘起”“因缘” 等展示了某种纯发生的通达和圆转之态势。该译者认为以“缘在”译“Dasein”较为妥 当。 第四个代表性译名是“亲在”。熊伟先生首创此译名,后来主张此译名的学者王庆节 认为,“Dasein”之为“Dasein”突出了其不可替代的向来我属性:“Dasein”无论以 这样或那样去存在都是“Dasein”展示自身的方式。这种特性充分凸现于Dasein的现身 (Befindeichkeit)在此。“亲”字在汉语中是极富情感色彩的字,表示在近处显示自己 的在场性。“亲自”、“亲见”都意指自己直接参与性和体认性。亲人更是在情感上最 近且不可替代的人。“亲在”可以说贴切地表达了“Dasein”之“Da”的直接体认性。 因而,提出应以“亲在”译“Dasein”。 最后一种处理方式为保持原文“Dasein”,不作翻译。叶秀山先生在阐述海德格尔哲 学思想,涉及“Dasein”时采取这种方法。采用这种方式或许认为,既然“Dasein”是 海氏哲学思想的重要术语,而“Da”本身是一个活泼具体、弹性颇大的字,再考虑到海 氏试图从西方传统哲学中超拔出来显示出赋予个性的术语表述,从而认为“Dasein”简 直是不可译的。尤其不当翻译,引起误导,还不如保持原文。不作翻译实际上构成了以 不译为“译”的译介方式。 二、“Dasein”不同译介方式的哲学诠释学意义 笔者试对海德格尔思想重要术语“Dasein”的译介方式多样性现象作尝试性解释,而 不是就各家译介方式本身作详细梳理、考证与鉴别。(注:后者请参阅《中国现象学与 哲学评论》第二辑“现象学方法”相关论文,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一)译介是诠释 哲学诠释学认为,人文科学的文本翻译形式上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实际上是不同文化 思想之间的解释与对话。翻译根本上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语言不是一种简单的工具,我 们总是处于语言所构筑的世界之中,学习语言就是学习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一种观察世 界的方法。由于语言所体现的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不可能找到在两种文化背景中,在 文化内涵和语言上一一对应的翻译系统。翻译无法达到、也不可能达到对原作者文本的 毫无损益的话语转换,而是翻译者在自己所理解的语境的基础上与另一语境中的文本之 间的对话。简单地说,任何翻译所试图保留的原文本的含义实际上已经是在翻译者语言 世界中显示出来的文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