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后,我国各项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进口某种产品的成本与在国内生产该种产品的成本比较的大小。如果进口的成本大于生产的成本,就是有比较优势;如果进口成本小于生产成本,就是无优势。 依照“中美农业协议”的有关条款,到2004年,我国为加入WTO在与畜牧业有关的农产品贸易方面作出了如下承诺: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从目前的24%~32%下降到17%;玉米的关税配额从450万吨增加到720万吨,私营公司的经营份额从25%提高到40%;大豆的关税不超过3%,进口量无限制;豆粕的关税不超过5%,进口量无限制;牛肉的关税从目前的45%下降到12%;猪肉的关税从目前的20%下降到12%;鸡肉的关税从20%下降到10%;酸乳,奶酪的关税从50%下降到10%~12%;冰淇淋的关税从45%下降到19%。 由此看来,我国加入WTO后,意味着我国将取消大部分畜产品的贸易保护,对外贸易将彻底放开。即拆除了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修筑起来的贸易保护的“柏林墙”,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趋利避害,采取有力措施,充分享受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并最大限度地避免经济全球化给畜牧业带来的消极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趋利避害呢?这就是要切实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即放弃机会成本较大的产品的生产而从事机会成本较小的产品的生产,以便获取国际竞争力。为此,让我们分析养猪业,肉鸡业,肉牛业,奶业,养羊业等产业的比较优势如下: (一)养猪业 如果不考虑猪肉质量上和卫生标准的差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具有生猪生产成本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1998年我国生产每公斤生猪的平均生产成本约为7.05元(其中农户散养6.94元,专业户6.82元,国营集体7.42元)。美国为7.17元。在每公斤生猪生产的总成本中,我国的劳动力费用为0.76元(其中农户散养1.36元,专业户0.44元,国营集体0.41元),美国为1.01元;我国的饲料费用仅为4.00元(其中农户散养3.55元,专业户4.13元,国营集体4.40元),美国为5.13元。以上数据表明,我国的农户散养和专业户的生猪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而国营集体的生猪生产成本已经超过美国的生产成本。 由此可以看出以下四点: 1、由于对出口的活猪与猪肉的质量要求较高,目前出口的活猪和猪肉主要来自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猪场,即现代化的养猪企业,国营集体猪场和专业户。因此生产成本一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我国出口活猪或猪肉的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要大大低于内销活猪或猪肉的比较优势; 2、加入WTO后,如果我国最终将猪肉进口的关税税率降低到12%,由于生产成本与关税因素的影响,加上中国人喜欢消费新鲜猪肉的习惯,进口的新鲜猪肉(主要是“冷却肉”)有可能打入我国的高档消费市场(如大城市的超级市场),但由于我国主要依靠饲草长大的散养猪具有成本比较优势,因此国外的进口猪肉很难在我国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3、虽然我国对港澳,东亚和东南亚出口活猪,猪肉及其制品具有运输成本上的优势,但如果不提高其出口质量,则出口量将出现下降趋势。从现在起应当把提高我国现代化养猪水平,提高疫病控制能力和解决猪肉药物残留等问题放在首位; 4、我国农户散养猪之所以具有比较优势,主要是因为农户的饲料机会成本大大低于国际机会成本,如比美国低30.8%。 据分析,虽然中国各省农户散养生猪均具比较优势,但主要由于各地区的饲料资源机会成本不同,因此,存在着地区比较优势差异,其中以云南、江西、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湖南、内蒙、青海、宁夏、安徽、广西最具竞争力,通常用社会净收益(Net Social Profitability即NSP)来表示一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从事农业生产所获取的收益。如果NSP>0,则该国生产该农产品有利可图,资源配置具有一定效率,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该国适合发展该农产品生产;如果NSP<0,则该国农产品生产无利可图,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如果NSP=0,则该产品生产处于利益平衡点,资源配置效率为0,云南的农户散养猪的NSP为1.32,相当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高于西南地区的四川(0.29):重庆(1.13),略低于贵州(1.78)。 (二)肉鸡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肉鸡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最迅速,最典型的行业,建立起较完善的一体化的经营体制,从80年代末进入一个超高速增长时期,1993~1995年肉鸡产量年增长约在20%以上,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肉鸡生产国。1999年禽肉产量达到1116万吨,但自1996年以来,我国肉鸡产量出现了较大的滑坡。2000年肉鸡的年增长率仅为4%。我国肉鸡滑坡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高,据统计,美国的肉鸡的生产和加工成本比我国低约30%,肉鸡生产成本中60%~70%是饲料,而我国的饲料价格普遍比国际水平高,加上饲料转化率低,这就使得我国的肉鸡缺乏竞争力(见表1)。1997年美国出口禽肉(包括禽杂碎)256万吨,出口金额为23.8亿美元,平均每吨930美元,同年我国出口禽肉32.1万吨,出口金额为6.08亿美元,平均每吨1894美元。1997年我国国内市场西装鸡的平均价格为11.88元/公斤,同年美国出口肉鸡的平均价格约合7.33元/公斤。我国国内肉鸡价格比美国出口价格高62%。尽管我国屠宰厂劳动力成本低于对方,但由于我国肉鸡生产的饲料价格高和饲料转化率低,因此我国肉鸡生产成本高。这不但抑制了我国肉鸡出口,而且为外国肉鸡大举进口提供了条件。近年来,每年通过走私等非正常渠道进入中国的肉鸡产品达到100~150万吨,占到中国肉鸡年产量的20%~25%,由于我国肉鸡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国外,开放市场意味着肉鸡产品,特别是高卫生标准,无药残的国外名牌产品和翅、爪、内脏等国外所谓加工副产品将批量进入中国市场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