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家学者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看法 1.樊纲认为,需要一个有层次的资本市场,而不仅仅是一个全国性的大市场 中国这么大,需要一些地方上的小市场,利用地方的比较完全的信息,促进地方上的资本交易。至于说到管理、监管,都可以发展。同时,现在有了电脑,有了计算机,有了信息技术,已经不是几百年前曼哈顿岛上的情况了,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我们有信息技术,我们有电脑联网,我们有Intenet,把地方上的小市连接起来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监管也要跟上。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是更想强调,现在的一个资本市场,二板市场以外的更多的资本交易,或更大概念当中的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需要大力发展的东西。 2.专家们认为,2001年资本市场有四大悬念 (1)吴晓求指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奠基阶段、市场化阶段和国际化阶段。而中国的资本市场目前正处于“市场化阶段”,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由于这一阶段我们所面对的是传统的历史惯性与市场化内在需求之间的剧烈冲突,所以唯有创新才能不断地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才能使中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备坚实的基础。当前“市场化阶段”的创新指的是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具创新。理念创新的关键是要对资本市场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日趋明显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来构建一个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理念创新是通过制度创新和工具创新来实现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涉及到市场运行的几乎所有环节,贯穿其中的灵魂是市场化的精神。工具创新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的优化和深化,其基本准则是风险与收益的相匹配。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资本市场资源的均衡、有节制地使用;二是对市场秩序、市场基本规范的维护和完善;三是对市场风险不间断地、有限度地释放。唯有如此,中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2)董辅礽认为,中国2000年的GDP增长率达到8%以上,这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已经开始逐步走出低谷,为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基础;我国证券市场在2000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股票指数增长了50%,未来伴随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进一步转好,将继续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速度。从而得出了GDP增长趋势与股票指数成长趋势大致一致的结论。 还有一些专家们认为,当前市场化阶段中,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具创新的确是即将面临的真正艰难的任务,而其中的制度创新又是核心任务所在;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是也必然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当前阶段制度创新将主要围绕证券发行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股权结构优化与国有股减持、兼并收购制度的完善、市场结构创新、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创新等环节展开。 (3)专家们认为,未来的投资走向应当紧密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进程,积极参与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培育和孵化进程;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资本市场将通过大量的并购重组完成对存量上市公司的产业区位提升,并通过上市公司产业政策的引导、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业、设立创业板市场等手段来实现对增量上市公司的产业升级目的。在这个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上市公司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和投资潜力;在二级市场上通过股票的买卖差价、甚至利用坐庄行为牟取高额利润的行为将不再是成熟投资者的理智选择。 (4)专家们认为,中国证券公司数量多、规模小、业务创新不足、市场化导向不明显的特点已经极大地制约了中国投资行业的竞争力,造成了目前中国投资行业低水平竞争的现状;在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利润结构当中,来自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的利润占了很高比重,未来应当主要转向通过为资本市场提供高质量的金融媒介服务、开展工具创新和业务创新等方面赢得利润;21世纪的中国投资银行业将面对重新定位的问题。 3.樊纲指出,中国资本市场没有冲突不现实 中国的资本市场目前还缺乏“血腥味”,只期望资本市场在发展中不出问题、没有风险、没有冲突是不现实的。他指出,“血腥味”就是市场上的“恶意收购”,即指利用对方经营不善、出现问题、股市下跌的机会,在市场上进行操作,实现对其收购或控制,并最终对其进行改组。在股东大会往往被经理们操纵,抛售股票使股价下跌也无法刺激经理层的时候,“恶意收购”的潜在威胁,事实上是资本市场上迫使公司经理们积极改善效率、认真提供利润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机制之一。 4.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日前预测,我国资本市场将出现“两个转变” 即主要的融资渠道将由银行转移到资本市场,融资范围重心将由国际市场转移到本土市场。 5.王明夫指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实际上会出现三个机会 第一个机会就是产业重组和公司再造。我们所说的公司战略有三个层次,一是事业战略,二是竞争战略,三是功能战略;第二个机会就是:控股权买卖和国有股、法人股升值,现在很多人也在买法人股,但很多是盼着法人股上市流通,但实际上,这仅仅是一个方面,中国的股价偏高,应该没有并购的机会,但是中国有一个特殊性,就是国家股、法人股的不流通。而从国家股和法人股切入上市公司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第三个机会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机会。而这三大机会也是中国资本市场转入成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