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和农村社队企业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到2001年底,乡镇企业已经发展到2000多万家,职工1.28亿人,实现增加值2.93万亿元,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也逐步加快,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和任务与过去有何不同、机遇和挑战是什么、下一步的路到底怎么走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特色。乡镇企业在我国产生、发展和壮大,源于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建国以后,我国就形成了城乡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无论在就业、资源利用、市场准入还是国民收入分配等方面,对城市居民和农民所采取的政策都有很大的区别。在我国农村存在数量巨大的农民群众,由于农民人均的农业资源比较少,仅靠这些资源难以实现农民的充分就业和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民被限制在农村和土地上,生产经营的空间很小,农村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调整了农村政策,在资源配置、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了农民更多的机会,在利益驱动、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和能人带动下,由于农村社队企业的先导性启示作用,农民进入农村二三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从1978年至2000年的22年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0%以上。这期间经历了1984-1988年和1992-1996年的两个高潮,速度都在30%以上。1997-2001年,乡镇企业发展出现了速度放慢、出口增幅下降、安排劳动力减缓等新的情况和问题。但由于乡镇企业发挥优势,适应变化,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已经顺利进入了结构调整、素质提高和体制创新的新阶段。回顾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一个基本的结论是:乡镇企业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国家政策推动下主要通过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发展起来的。 近几年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乡镇企业“过时论”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实,评价乡镇企业是否过时,关键要看乡镇企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承担的社会经济功能有无发生变化,决定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否发生变化。 1.乡镇企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承担的社会经济功能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首先,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比较大。国家对城市居民和农民在教育、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等方面仍然需要用不同的政策和办法来解决。城市居民主要通过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来获得各种保障;农民则主要通过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来获得自我保障能力。其次,农民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状况没有改变,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的状况没有改变,4.5亿农村劳动力中,约1亿多是富余劳动力。因此,乡镇企业承担的农民就业、增加收入的主渠道功能,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走向文明进步的方式和载体的功能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2.决定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没有发生变化。解决我国社会经济的“瓶颈”即农村落后的问题,说到底是给农村8亿多农民找出路。规律和经验表明,建设农村,必须繁荣城市;振兴农业,必须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而解决这些问题,发达国家通用的办法是发展规模经济,建设大中城市,搞大工业,但我国城市化率只有36%,大工业吸纳农村劳动力极为有限,大多数农民只能在农村办乡镇企业当工人,建小城镇当市民。这就是江泽民总书记强调乡镇企业是“一个必须坚持的长期的根本的方针”的原因所在。 诚然,乡镇企业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产品质量比较低,等等。对这些问题既要正视它和努力解决它,同时又要历史地发展地辩证地看。看待乡镇企业的问题,不能仅从经济、技术和管理、资源利用效果等角度评价乡镇企业。因为离开解决农民就业和社会稳定的紧迫任务来分析乡镇企业,就脱离了我国乡镇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看不到这是在我国国情下所选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即使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也是这样。这就是乡镇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二、关于乡镇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虽然乡镇企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承担的社会经济功能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其发展环境却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此,从国外进来的,不仅是企业、产品、服务,也不仅是技术、资金、管理,而且是规则、理念、信誉、程序。我国乡镇企业将在更加开放、竞争对手更多更强、市场要求更高的背景下谋求新发展,挑战性增强,发展难度增大。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对行业和企业在产业选择、资源使用、企业标准、市场准入等方面,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使乡镇企业发展的起点更高。农业、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传统农业在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方面的能力下降,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难度增大,给乡镇企业提出新任务。 上述变化,给乡镇企业的两种发展思路提出新的挑战。一是对低成本扩张战略的挑战。在产品短缺和市场相对封闭的背景下,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靠低成本劳动力投入、低技术含量设备投入和传统管理的低成本扩张方式来发展。很显然,这些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市场要求。因为这时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价格竞争,更主要是包括品牌、安全、企业形象等因素在内的质量竞争,产品质量成为关键因素。二是对传统的资源支撑发展模式的挑战。我国乡镇企业具有鲜明的资源依赖性特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遍地开花,就是这种特点在企业布局上的突出表现。这种状况在一定时期是符合实际的。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需要把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即国家已经有能力从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中拿出一部分用于生态建设,或者说有能力以牺牲一些经济发展速度作代价保护生态的时候,我国乡镇企业必需加快走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