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中国20世纪现代化的三面伟大旗帜。他们的现代化理论,实际上勾画了20世纪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三种模式。通过对这三种现代化模式的比较和评析,我们就可以看到,邓小平的现代化模式更加符合中国国情,是能够引导中国胜利实现现代化的模式。 (一) 出生于19世纪后期的孙中山,虽然于1894年就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但其活跃在历史舞台的前列则是在20世纪前期。他既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带领中国现代化起步的伟大先行者。为了实现“振兴中华”的目标,他提出了在现代化的明确性、彻底性上远远超过前人的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纲领——三民主义,希望通过这一纲领解决当时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民生幸福这三大问题。 孙中山不仅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纲领,而且为实现这一纲领进行了全力以赴的斗争。在孙中山看来,近代中国最突出的问题是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满清王朝,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从而为中国的现代化创造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为此,他将一生的主要精力用在了革命上。经过前仆后继的斗争,特别是经过1911年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广泛而又深刻地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尽管由于多种原因,孙中山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最终没能得到实现,却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在20世纪的现代化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孙中山的现代化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以资本主义为发展方向的现代化模式。在这一点上,他与近代中国的各种“西化”论者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最在1894年6月的《上李鸿章》书中,孙中山就表达了以欧美强国为榜样、进行资本主义改良的主张。此后不久,孙中山虽然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孙中山在1894年11月制定的《檀香山兴中会盟书》中,明确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他还多次表示:“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1](P226)孙中山在晚年虽然提出过“以俄为师”的口号,实行过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但并没有真正设想按照苏俄的社会主义模式来建设中国,其思想仍然属于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孙中山比同时代人和前人高明的地方在于,他不仅提出了以“三民主义”为核心内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纲领,而且也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现实弊端,希望中国在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能避免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走出一条新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在如何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典型模式是: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主义私有制+自由市场+分权型或集权型的现代国家政权。[2](P151)这一典型模式要求,资本主义现代化要取得成效,不能缺少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从所有制形式看,要建立起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第二,从经济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看,要建立起自由市场;第三,从国家权力结构看,根据本国特点,建立起分权型或集权型的以现代化为导向的国家机构。英国、美国的现代化,就是走的这条道路,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19世纪的日本和俄国,也是按这个模式进行现代化的,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孙中山在中国如何实现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的问题上,总的来说,仍然主张取传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但却没能成功。其主要原因在于,孙中山没能获得顺利进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最基本的条件。 第一,从国家权力结构看,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孙中山在有生之年,并没能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有效率的资产阶级政权。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当了三个月的临时大总统就被迫辞去总统职务,将权力让给袁世凯。而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政权,并不是以现代化为导向的现代国家政权,而是封建主义性质的政权,并外受帝国主义的压迫。这样,从全国范围来看,就缺乏现代化的有效的组织者或实施者。 第二,从经济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看,孙中山主观上想两条腿走路,将关系国计民生、具有独占性质的企业收归国家经营,而将其他企业让私人经营。这表明,孙中山已看到了完全的自由经济的弊端,希望通过节制资本而预防社会两极分化。这是孙中山的伟大之处,但孙中山并没有找到实施国营经济的有效途径,更没有付诸实践的条件和机会。 第三,从所有制形式看,资本主义现代化要求建立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当时的中国基本上是封建主义私有制。英国等国的实践表明,要实现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首先要使封建私有制向独立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私有制过渡,然后再从后一种私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转变的关键是兴起一种拥有较大资本、具有独立经济条件的社会集团,并采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有力地推动市场的发展,使狭小的地区市场转变为全国市场,形成真正竞争型的市场经济,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产生和壮大资本主义私有制。但20世纪的中国,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二) 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不一样,毛泽东主张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从主要内容来看,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二是关于中国如何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三是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应该说,毛泽东在前两个问题特别是在关于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是有卓越贡献的。由于前两个问题理论界多有研究,这里重点分析毛泽东关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