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2)04-0108-07 关内向东北移民,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问题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这一问题的研究又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注:较具代表性的:一是路遇的《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二是朱玉湘、刘培平的《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但总体来看,相对于民国社会史的其他领域,东北移民史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本文在充分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比较丰富的中日文资料,对“九一八”事变后移民的动态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 “九一八”事变后华北移民东北受阻 华北向东北移民,历史悠久,“远在宋辽金元时期,就有汉族流民出关觅食”[1](p85)。清代以后,移民数量逐渐增多。尽管清王朝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屡颁禁令,严禁汉人出关,但屡禁不止,穷苦农民“担担提篮,或东出榆关,或北渡渤海”[2](p37),多方闯关。咸丰以后,前禁渐弛,1861年清政府正式废除封禁政策,一时“鲁冀游民出关谋生者日益增多,闻风景附,所至益多,蜂屯蚁聚,势难禁遏”[3](p42)。及至清末,移民浪潮已蔚为大观。这可以从东北的人口总数上反映出来:如1898年东北的人口总数为541万,1907年为1445万[4](p3),而1911年为1841万[5](p89)。短短13年,人口就增加了1300万。当然,这些增加的人口也包含自然增长,但如果没有华北人口的大量迁入,增长是不会这么快的。民国成立后,这种移民的热头有增无减,持续增大,至20年代中后期达到顶峰,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6](p254)。据满铁人事课统计,从1927年开始,华北移往东北的人数猛增,由1926年的50多万人增至100多万人,并且持续了3年之久[7](p1240)。 1931年以后,华北各省水、旱、蝗等自然灾害仍连年不断,人民生活仍困苦不堪,处于破产和半破产境地的难民仍大量存在,与1931年前相比,农民离村有增无减。以山东为例,据1935年调查,离村率最低的为西部的夏津和恩县,约10%左右;最高为南部的费县、莒县,达60%左右[8](p(农))52。另据1934年4月河北正定县的人口调查,人口数额比1931年1月减少了1/3,其原因并非由于死亡率增高,而是由于离村运动的加剧[9](p882)。 按常理,这些离村的农民也会大量迁往东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先看一下1926-1937年历年入、离东北的移民数。 表1:1926-1937年华北移民入、离东北人数统计表(1926=100)
资料来源:(日)《满洲矿山劳动概况调查报告》(第14编),满铁调查部,1940年7月,第7页。 由上表可以看出,1931年前的5年间,进入东北的移民总数为400余万人,平均每年为85万人,而1931年后,进入东北的移民数明显减少。1932年只有37.2万人,1934年回升为62.7万人,从1935年开始,逐年减少,至1937年达到最低点,只有31.9万人。1932-1936年5年间总计移入数为200余万人,平均每年为47万余人。我们再看一看离开东北的人数。1931年前的5年,平均每年离开东北回华北的人数为37万余人,即半数以上留在东北;而1931年后的5年,平均每年离开东北约41万人,仅有12%的人留在东北,这在东北移民史上是少有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1931年后进入东北的移民数陡然剧减(比1931年前减少了一半),又是什么原因使大批移民纷纷返回华北?原因十分明显,这就是:正当华北大批难民源源不断地迁往东北时,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迅速地占领了东三省,把东北变成了它独占的殖民地,对东北人民实行残酷的法西斯统治,推行保甲制度、“连坐法”,建立“集团部落”,制造“无人区”等等。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在经济上还进行残酷掠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夺取了东北的经济命脉,对一些重要经济部门如铁路、航空、银行、邮政、钢铁、矿业、石油等宣布实行“国家统制”,只能由国家或特殊会社经营,严禁私人、特别是华人经营。这种经济统制政策,使原本就很薄弱的民族工商业受到压抑、排挤和摧残。如哈尔滨,1933年民族资本的商店有7604家,至1936年减至4754家,而日本商店则由1933年的347户增加到1936年的800户[10](p266)。一些中国商户因无力与日商竞争,经不起打击,纷纷休业,甚至倒闭、破产。如,1936年1月至5月,仅哈尔滨市道外区的10个行业,倒闭者达160户[11](p461)。因此,曾经在东北经商的山东、河北商人多返回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