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215(2001)03-0047-04 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次会议,八大路线是正确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1]但这条正确的路线瞬间中断,原因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解放思想,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本文仅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概述。 一、全面建设思想准备不足说 大多数研究者这种观点,此观点的理论依据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指出:“1956年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2]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邓小平论述的扩充和解释,但论述有所侧重,可分为三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思想准备不足”是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来考察的。石仲泉认为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来的如此之快,出乎预料,而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也仅用了七年的时间,比预想的快得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不可能像后来那样认识的深刻,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性、艰巨性、长期性和曲折性认识不足。当社会主义建设遇到新问题、新矛盾时,党很自然地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某些成功的经验,把它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而社会主义建设远比革命战争年代的事复杂得多。即使过去某些成功的经验,也不能简单地照抄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正是面对这样一些新问题,八大以后没能解决好,八大的路线没能得到坚持。[3] 第二种观点具体阐述了“思想准备不足”是哪些方面准备不足。表现在:(一)“八大对于我国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是否还存在阶级斗争的问题,虽然从总的方面作了某些论述,但尚未作出明确的科学的回答。”以至八大后在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极少数右派分子向党进攻时,党和毛泽东同志把形势估计的过分严重,严重地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造成了严重的扩大化错误。党的八届三中全会,重新提出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否定了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提法。(二)“八大对如何把我们的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复杂问题,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没有展开深入的讨论。”反映出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还缺乏充分和深刻的认识,因此人大提出的许多正确的观点没有在实践中坚持贯彻下去。(三)“八大虽然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强调要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加强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等等。但是对一些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未能制定出严谨有效的具体措施加以保证。”由于以上三点,这就妨碍了八大的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4] 第三种观点认为“思想准备不足”,只能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八大召开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刚开始,缺乏经验特别是缺乏曲折发展的经验教训,因而党不可能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得很深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党也只能认识到当时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程度,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认识的深刻。[5] 二、八大路线本身隐含着中断因素说 八大路线形成之时,就已经隐含着中断的因素。其理由是:(一)尽管八大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但由于理论准备不足而呈现的不稳定性,以及三大改造后期过急过快,使1956年矛盾较多,为整风转向反右埋下伏笔。(二)八大虽然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而在此之前,党内急于求成的“左”的错误也在经历着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三)理论上的反个人崇拜和实践上个人专断的滋长。(四)八大路线本身的局限性,表现在八大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本身就存在着缺陷和不完备的方面。如八大决议把主要矛盾的实质表述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容易使人们误认为我们国家的问题只存在于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无需改革和完善。再如,在总体上肯定苏联模式,没有突破以产品经济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等。所以,八大路线在其提出之日,就已经隐含着中断的因素和必然性。[6] 也有的学者认为,八大本身有其历史局限性。比如,对战略重点转移的认识尚不彻底,对坚持党内民主和坚持民主集中制未能制定有效的具体措施等。这种局限性导致八大路线未能坚持下去。[7] 三、阶级斗争惯性说 许多研究者在探讨八大正确路线中断的原因时,都把阶级斗争惯性作用作为八大路线中断的一个主要因素。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斗争仅仅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也不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对此党的八大取得了共识。但在国际上发生波匈事件,国内一些地区发生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等事件后,尤其是党在“整风”中,出现极少数右派向党进攻的形势下,使党在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时,指导思想产生了偏差。由于传统的阶级斗争思维方式和政治感觉的惯性作用,夸大了社会矛盾中的阶级斗争成份,夸大了阶级斗争中的敌我矛盾的比重,对国内政治形势作出了错误的估计,从而断然改变了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重新把阶级斗争当作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致使反右斗争被严重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化进程被迫中断。这一错误思想由指导国家政治生活扩展到经济领域及其它领域,这就偏离了八大的正确路线。[8]谭双泉、熊吕茂的《中共八大正确路线中断原因浅析》[9]以及沈春敏的《对“八大正确路线中断的原因”分析》[10]也持有类似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