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下文简称边区)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长期以来史学界在对边区历史的研究中,只注重了政权变革与建设以及土地政策的演变的研究,而其他方面如人口流动、社会意识和习俗的变迁、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阶级结构的变化等却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粗浅的研究,请专家学者赐教。 一 边区的人口流动 抗日战争八年是边区人口流动较为频繁的时期。 移民和难民是边区的主要流动人口。移民和难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边区境内人口流动,主要是劳动力的合理调剂和迁移,发动地少人多的地区的农民到地多人少的地区开垦荒地。如绥德分区人口512071人,仅有耕地1209702垧(注:中央西北局调查研究室编《边区的移民工作》,1944年,《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下称《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34页。)(每垧约3亩),人均耕地只有2.3垧。而在边区有3000多万亩(注:西北调查研究室《边区经济情况简述》,1945年1月30日,《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11页。)可耕地分布在陇东、关中、延属、三边分区,却缺乏劳动力开垦。于是边区就采取措施将绥德的劳动力调剂出来,迁移到有荒地可垦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绥德分区1942年移出417户,1483人;1943年移出1836户,4961人。(注:《陕甘宁边区的农业》,1945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644页。)二是来自邻近边区的国统区和沦陷区的难民,主要是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的。如1943年进入边区的难民河南沦陷区约900余人;陕西国统区约2200多户,6000余人;甘肃国统区500余户,1500余人;宁夏国统区约1000余人。(注:《边区的移民工作》,1944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646-647页。)1944年因日本军队扫荡,由山西逃来吴堡的难民524户,2567人。(注:《陕甘宁边区社会救济事业概述》,1946年6月,《史料摘编·人民生活》第9编,第400页。)山东、河北等沦陷区也有少量的难民流入边区,如1943年定边安置“由山东、河北及邻区近边区地区迁来之移难民27户,共130人”。(注:《解放日报》1943年8月1日。) 内部人口迁移和外部人口迁入构成了边区的主要流动人口。1937年至1945年边区移民难民人口流动统计如下:(注:《陕甘宁边区社会救济事业概述》,1946年6月,《史料摘编·人民生活》第9编,第400页。)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抗战期间,边区移民难民达到了63850户,266619人,占当时边区总人口(1944年3月民政厅统计数字为1424786人(注:西北调查研究室《边区经济情况简述》,1945年1月30日,《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8页。))的18.7%。 边区移民难民的流动方向主要是有大量可耕地的延属、关中、陇东、三边分区。就拿1943年边区安置移难民的统计来看:(注:《边区农业统计表(1940-1943)》,1944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645页。)
可见,延属和关中分区是移民和难民的主要流向地。在个别地区,移民和难民成为当地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如延安县在1937年的户口是7703户,人口是33705人,可是1942年户口增加到16446户,人口增加到64292人,其中极大多数是从延安县以外移来的。全县五年增加户口8473户中就有8009户是移难民,占增加户口的91.6%。而人口5年中共增加31587人,其中就有29704人是移难民,占增加人口的94.3%。(注:《解放日报》1943年2月22日。)这就是说,在延安县移难民是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 抗战时期边区的军事人口流动也比较频繁。1936年底,各路红军齐集陕甘宁,使边区军事人口骤然增加,截至抗战时期西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共4.2万余人。(注:李国祥、张国琦、殷纯俊:《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编成情况(上)》,《革命史资料》第9辑,文史资料出版社,第196页。)1937年8月下旬开始,八路军主力先后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边区的军事人口减少了许多,只剩下由一一五师炮兵营、辎重营,一二○师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和一二九师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三八五旅七七○团组成的边区留守部队,共9000余人(注:吴志渊:《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226页。),即有3.3万军事人口离开了边区。1939年随着国民党顽固派进攻陕甘宁边区,留守部队进行整编和扩大,10月,三五九旅奉令返回边区,军事人口大大增加,1940年底,边区军事人口增至3.1万人。(注:李国祥、张国琦、殷纯俊:《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编成情况(上)》,《革命史资料》第9辑,第224页。)1943年,为粉碎国民党新的反共高潮,中央军委将三五八旅、独一旅、新四旅和抗大总校、抗大七分校调回边区,次年4月,教导一旅、教导二旅亦奉命返回边区。1943年至1944年4月的军事人口流动虽然无具体数字可查,但军事人口激增是肯定的,据估计当在6万人以上。1944年11月至1945年6月,三五九旅、三八五旅七七○团、警一旅、独一旅、教一旅、炮兵团先后离开边区,边区的军事人口又减少了,继续驻守边区的是警一旅、新四旅、教一旅、教二旅,共计3.2万余人。(注:李国祥、张国琦、殷纯俊:《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编成情况(上)》,《革命史资料》第9辑,第225页。)边区的军事流动人口还有应征入伍的边区青年,以及随军队出征的由边区农民组成的支前人员。这两项军事流动人口尚无确切资料,但其确实存在,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