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2)04-0001-06 一 在20世纪最后10年的中国文坛上,有一个越来越响亮的名字:文学豫军。 1999年1月,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张锲专门以文学豫军的崛起为题作了一次讲演。 他提出:“我不止在一个地方呼吁,应当让全国的文学队伍,让全国的评论家们充分认 识到文学豫军的成长过程,文学豫军的崛起。豫军确实在中国文坛起着中坚的作用。” 在全国,不只是张锲一个人持类似看法。 所谓文学豫军,这当然是一个比喻。 就文学的特点来说,说什么什么军,什么什么队伍,什么什么战线,是特别显得不那 么准确的。但是,在被各式各样的战争占据的20世纪,大家似乎已经约定俗成,说是什 么军,通常是一种庄严的称谓。 首先,值得质疑的是,有没有一支“文学豫军”? 客观地说,在新文学发端到新中国成立(1915-1949)那一段不算太短的历史过程里,河 南向全国文坛奉献了自己的文学英才,比如徐玉诺、曹靖华、冯沅君、尚钺、蒋光慈、 师陀、姚雪垠、丰村、赵清阁、刘知侠、于赓虞、李季、苏金伞、柯岗、王镇南、樊粹 庭等等;这些人分别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文学批评和外国文学翻译等领域 ,放射出引人注目的、甚至璀璨的光芒,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彩;有的堪称中 国现代文学的大树,这是河南的光荣与骄傲。 但是,我们的骄傲是有限的。总体上看,我们的文学状况同河南省在近现代中国发展 史上并不靠前的位置,是大体相当的。 河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在南宋以后特别是近现中国文化和文学发展上,同它在中国 自然地理的中心位置距离越来越远。它既不像北京那样长期作为文化中心,集中了众多 的文化精英,因而领导着大多数文学潮流和文学时尚;也不像上海和浙江那样地处沿海 ,经济繁华,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汇中,常得风气之先,有资格同北京分庭抗礼,甚至 与内陆的湖南、四川的政治文化的开放,也难以相比;而是相反,在思想上传统的壳更 厚重、更坚硬,从文化现代化的意义上日趋边缘化。 有几个传统的说法用到河南似乎都离其本意越来越远:所谓“天高皇帝远”,本来是 说边疆那样的偏僻地方政治的约束力小,自由度大,此时好像也可以内移到日渐沦为穷 乡僻壤的河南身上;所谓“逐鹿中原”,就连绵不断的战争来说,在现代依然真切,但 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似乎就大打了折扣,中原的得或失,与一个政权的兴或灭远 不像在古代历史上那样重要了。 近代的河南是不幸的。时代的幸运很少落到河南人头上,但国人遭遇的灾难河南人却 不仅躲不过,而且往往是重灾区:自然的,水灾、旱灾、蝗灾纷至沓来,人为的灾害, 兵匪横行,连年战乱,以致民不聊生。在这种自然及政治经济条件下,文化教育不能不 处于落后状态。身处这种状态下,有抱负、有才华的文学青年,在本土发展的可能性也 就成为“问题”。不得已,往往有这样几种选择:或者在苦难的生活中颠沛流离,或 者投笔从戎,或者负笈远游,到军中、京沪等“大地方”寻求发展。这样,在文学上, 就出现了两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一是文学人才出现得少。对于这样一个有着广袤的地域、深厚的文化积累和数量巨大 的人才积存的大省来说,文学人才产生的比例显得很小。不是根据历史和人民的需要, 更不是根据文学各门类、各文体、各流派发展的需要产生或者培养出各式各样的代表性 作家,只是因了各种偶然因由,自生自长,或者自生自灭。这样获得成功的作家,分布 在中州广阔的天宇上,不能说是满天星斗,只能说是寥若晨星。说句笑话,好像上帝专 门去到北京、上海撒播文学的种子,从这里路过时,手指缝里偶而漏下几颗,广袤的田 野里尽管也长出了茁壮的大树,但可惜,只是不多几棵。 二是大多是在走出本土以后,方才做出了文学实绩。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激情,常 常来自家乡。他们的不少作品反映了家乡的生活、社会和人物,带着无法抹去也无法淡 化的中原特色。但是,在河南本土,他们却没有形成气候;在全国文坛,他们崭露了头 角,却没有形成带有河南地域特色的文学团体和文学流派,即使松散的文学群体也没有 ,在很长的时间里,河南有文学但没有文学“界”,更不要说有一支文学豫军了。 文学豫军的形成,则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情。 二 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来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20世纪的后50年又可分为两 个时期:前30年,后20年。 新中国建国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将近30年间,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河 南的文学人才得到了组织。在现代中国文坛上建树了成就的宿将和建国后开始跨入文学 创作行列的一批土生土长的农民、工人、干部和军人,共同组成河南文坛前30年的基本 创作力量。主要有这样三部分人:一是从外地归来的,如姚雪垠从上海回来,苏金伞从 华北联合大学回来;二是从外省来豫的,如何南丁、王大海、庞嘉季、郑克西等从山东 解放区以及上海、安徽等地由党组织分配而来,于黑丁先在河南,后来调出又调回来; 三是在河南本土长期奋斗和后来新产生出来的,如徐玉诺、李蕤、栾星、冯纪汉、赵青 勃,以及后起的李準、吉学沛、乔典运、许慎、张有德、段荃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