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6X(2002)04-0023-09 王泉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湖南 益阳 413049 《哈利·波特》之所以获得成功,在笔者看来,至少有两方面自身的原因。其一,是 它的民族性。即它充分发挥了J.K罗琳所在的民族特性,同时又继承了英国哥特小说的 传统,善于表现善恶冲突,将心理探索与道德探索相结合,凸现出少年儿童内心的渴求 。这个系列幻想小说的主人公哈利·波特很小就失去了父母,寄居在姨父家,连基本的 生存权、受教育权都被剥夺了,还要受到其表弟达力的欺侮。现实生活中的他饱受了苦 难,后在猫头鹰信使的指引下,上了魔法学校,找到了真诚的友谊和无穷的快乐。现实 与幻想的巨大落差产生了极大的审美愉悦感,使这个系列小说(或者说是童话)迅速走进 了全世界小读者的心田。这个不争的事实正好验证了鲁迅先生的至理名言:越是民族的 ,也就越是世界的。在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如何保持中国儿童文学的民族性是我们 每一个儿童文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在吸纳国外 各种艺术手法的同时,许多作品未能及时地与中国广大少年儿童同呼吸、共患难,未能 从中华悠久的民间文化遗产中发掘出创作的特质,而表现出对苦难的遮敝,对现代化物 质的迷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创作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脱离及人文精神的衰落,儿童 文学的民族性也就失去了立脚的根本。基于此,儿童文学创作要避免盲目模仿,要立足 于本民族肥沃的文化土壤,在民族传统中寻找文化格调,追求长足发展,与时俱进,“ 塑造未来民族的性格”(曹文轩语)方能真正走向世界。 其二,是它张扬了儿童的主体意识。即它真正做到了以儿童为本位,而不是以成人为 本位。早在20世纪20年代,周作人、郭沫若等就倡导过“儿童本位论”,强调儿童文学 必须注重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切忌说教式的灌输。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就在于让儿童的智 慧溶解在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感知与情感的变异与创造中,去理解周围的世界、阐释周围 的世界,而不能停留在对现实的摹写上。《哈利·波特》抓住了少年儿童爱幻想、喜新 奇、追求神秘事物的心理特征,透过动人心弦的故事,张扬了一种以自我表现为中心的 超凡脱俗的游戏精神。它所描绘的生动有趣世界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化力量的枯燥乏味 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哈利·波特手里那把光轮2000的扫帚,居然可以像电脑一样升级换 代,这本身就可启发小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制造出悬念迭出的语境。瑞典儿童文学作 家阿思特丽德·林格伦说得好:儿童文学作家应让自己的记忆中始终“活跃着他早已消 逝的童年时代的背景、气息、趣味和笑闹声。”这种对儿童生活的“复活”要求儿童文 学创作时刻注重对童年感觉的捕捉,善于表现少年儿童的附属内驱力。20世纪中国的儿 童文学作品多为“教育型”,片面强调文学的教育功能,而忽视了儿童的主体地位。虽 然,8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界出现了一些“游戏型”作品,如郑渊洁的皮皮鲁、鲁西西及 “十二生肖”系列,“热闹派”童话和小说,但其作品没能将幻想境界与现实境界结合 得协调、自然,情节也有雷同现象。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影视和网络的影响,文学日 益市场化,中国儿童文学又呈现出“成人化”的趋势,而像郑春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 爸》之类的幽默、风趣的优秀读物少而又少。一些儿童文学作品里充斥了成人世界的东 西,太多世俗的东西使纯洁的童心受到了严重污染。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儿童文学作 家须消除功利性,以一颗真纯的童心去唤起儿童的主体意识,满足他们的想象力,用爱 和关心来串连孩子的童年,给予他们一生美好的回忆,切实让儿童文学为提高儿童素质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