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6X(2002)04-0023-09 孙志军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从1950年以来的儿童文学研究的发展状况看,基本上可以说“十七年”、新时期前10 年和近15年,是三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研究时段。这三个时段里的理论研究,其研究视 界、理论轴心、阐释方式和话语动力,虽有反复、重叠和交叉,但也有显豁的差异和区 别。借照托马斯·S·库恩的说法,上述三个研究时段存在着三个不同的研究范式。本 文通过描述这三个研究范式的转换,力图借此描述出当代儿童文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及现 代性品格的生长。 一 “十七年”的儿童文学研究,就其研究范式而言,尚处于前学科状态。这主要表现在 :整个理论研究深受意识形态的拘囿,缺少独立品格;在儿童文学观念上,没有重要的 开创,观念单一,缺少理论弹性;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技巧的选择上,狭窄而凝固,缺少 学理精神。 “十七年”的儿童文学研究中,最核心的观念是儿童文学应当具备教育性,其他观念 多是围绕教育性而展开的。陈伯吹和贺宜作为十七年里最具代表性的儿童文学研究者, 在强调教育性的同时,对儿童文学还另有看法。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认 为,教育性是儿童文学统摄性的特征,儿童文学的其他功能、特征都要接受它的规约。 陈善文、严冰儿、萧平等人的研究,表现出了相对开放的儿童文学价值观念和审美视界 ,但他们是孤独的,更多的批评则是强调意识形态权威和既定价值观念(教育性)的一元 性。对教育性片面强调,使得五四以来的比较丰富的儿童文学观念,只能作为隐性的因 素存在于当时的研究之中。对教育性的强调,外在原因是受到前苏联儿童文学观念的影 响;内在原因则是新的政权进行社会动员的需要。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是从培养社会主 义新人的角度上强调教育性的。 与核心观念完全受制于意识形态相一致,此期的研究方式也高度意识形态化。这主要 表现在此期研究基本姿态都直接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情势。在政治气氛相对平和时,最为 风行的是验证式的批评。这一类批评习惯于用教育性作标尺,衡量作品的题材选择、人 物塑造、情节安排和表现手法。比如,在对《慧眼》、《老鼠的一家》及“新童话”的 讨论中,多数批评或是用既定的观念来套作品,或是套体裁,批评的潜在动力是检验。 政治气氛一旦紧张起来,理论批评很快就转换为武断而粗暴的政治实践。教育性成为铁 戒,用来惩罚对社会主义文艺精神的“背叛”。对“童心论”的激烈批判就是最有力的 例证。 完全被意识形态挟裹的儿童文学研究,在“十七年”中,基本上没有拓展广度增加深 度。儿童文学史和儿童文学理论都没有多少建设,儿童文学批评也只有畸形的繁荣。这 个时期的研究范式,是现代性的反面警示。 二 新时期初期的儿童文学研究,是在反思“十七年”以及“文革十年”的基础上前行的 。此期在“拔乱反正”中部分地恢复了五四以来的儿童文学传统;并在反思的基础上, 对固有理论资源进行了重新诠释和再度重构;而超越相对锁闭的研究策略和学科心态, 既是此期的困难也是动力。 新时期最初几年,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致力于对极“左”思潮的反思。这种反思不只限 于在拨乱反正的政治动员下那些具体的理论平反,而且渗透到整个80年代理论进程中, 成为主导性的研究精神。集中在1976至1982年间的具体的理论平反和批判,其政治性的 鸣冤和抚慰超过了学理性的反思。最典型的如对陈伯吹“童心论”的重新评价,文章写 得很多,却没有什么新东西,甚至还有相当多的重复和雷同。它们的价值主要在于老老 实实地道出儿童文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建设了一个基本平台。当时提出的“儿童文 学是文学”的新潮命题,其实也是对“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的反思。曹文轩说 :“所谓‘新潮’,只是指文学要从艺术的歧路回归艺术的正道。”在整个反思思潮中 ,理论界还取得了另外的实绩。此期出版的《周作人与儿童文学》(1985)、《中国现代 儿童文学史》(1986)、《现代儿童文学的先驱》(1987)等现代儿童文学文献与史著,从 五四新文化运动那里寻找理论资源,寻找中国儿童文学的传统精神。与“十七年”的理 论相比,这些理论的反思确实非常新颖,也特别重要,但如果把他们放在整个现当代文 学背景中考察,就会发现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未曾中断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延续或展开。 理论建设需要反思过往的历史,在历史中寻找资源,但它更需要反思正在将反思者围 困在中心的并未过去的历史,反思当下的理论建设。此期理论界展开了对儿童文学的趣 味性与教育性、成人化与儿童化、少年小说与少年性心理等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探讨。这 些问题虽是一些老问题,但它们被提出主要是由于现实境遇的催逼。对这些老问题能否 给予一个知识性(合乎学理)的回答,能否给予一个价值性和审美性的回答,实际上就是 对一个研究范式的现代性程度的检验;1985年前后,围绕这些问题的回答,出现了传统 和新潮两种声音。持传统立场的研究者,坚持从文学性和儿童性的角度来阐释这些问题 。而在新潮研究中则出现了一些新名词和新方法,这些涵蕴丰富的理论术语和角度特殊 的切入方式,让独立的见解和比较深刻的观念,获得有深度的表达。尤其重要的是,有 些研究已经撑破了原有的理论框架,如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念的更新》、张擎的《绞 架下的世界和秋千上的梦》、孙建江的《在运动中产生美》、班马的《对儿童文学整体 结构的美学思考》、吴其南的《从系统结构看儿童文学的创作思维》等。新潮研究虽然 在此期比较活跃,但它还没有改写当时的研究范式,它还只是更大规模的理论突破的一 个前奏。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这样的一个事实:这些研究在多数情况下,还只是移植了 其他领域里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重发现、重体验、重思考的研究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