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2)05-0102-04 发生在20世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十年文学,以其深厚的现代思想文化资源、丰 富的现代文学审美内涵,在中国近三千年文学史上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三十年 的现代文学在中国文学的历史流程中尽管只是短暂的一个阶段,但是,它对中国文学历 史变革的影响,却是历史上任何一个三十年的文学都不能相比的。三十年的现代文学整 体上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具有经典性意义的文学现象。这也许就是三十年的中 国现代文学能成为一门具有相对完整的学科意义而存在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三十年的现代文学所具有的经典性意义主要体现为:其一,在中国文学的历史 演变中呈现出的从文学思想观念到艺术审美形式的一次本质性的蜕变,全面开启了中国 文学的现代化历程。其二,将中国文学全面汇入了世界文学的潮流,使中国文学获得了 全球化的视野。其三,现代文学在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变革中与时共进,整体上构成了历 史上少有的与社会发展互融相通的文化现象。其四,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家作品,大都体 现了中国文学史上没曾有过的古与今、中与外文化思想的大融会与艺术审美品格的大整 合的特征。因此,现代文学三十年以其空前的现代性创造与多元化开拓,构成了一个具 有丰富魅力的中国文学史现象。进入新时期后,现代文学研究整体上一直处于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领域较为领先的学术位置,也是与这一段文学资源所独具的丰富内涵分不开的 。 然而,三十年的现代文学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也是具有相对性与有限性的。这种相对性 一方面是三十年文学时段与特定的历史环境的有限性,它不可能提供文学史发展过程中 所具有的方方面面的意义,三十年间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来的东西终归是有限 的。另一方面,三十年期间的所有文学现象并不都具有经典性的文学史意义。基于这样 的认识,就需要我们把现代文学研究放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中进行开放性审视,定位在一 个特定的时空格局中做合理适度的考察。 三十年的现代文学从50年代初期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大学课堂,也就标志了这门学科的 正式建立。尽管有十年“文革”的耽误与干扰,但总体上现代文学研究是取得了引人注 目的成就的,特别是在基础性研究方面的成就更加突出。今天,提倡现代文学研究的经 典化问题,应该是适逢其时的。 现代文学研究的经典化研究就是要求现代文学研究注重具有文学史意义与文学审美性 意义的代表性作家作品,突出从文学本体的审美意义上与文学研究的学理意义上,对研 究对象进行分析与评价。现代文学研究的经典化意义,首先反映了文学史内在结构调整 与文学史演进的必然要求。现代文学研究的经典化在研究对象上主要关注的是具有经典 性意义的作家作品,这就要求研究主体更集中地关注以文本为中心的文学本体研究,而 文本研究的重点又放在经典性作家作品方面。这样与文学本体关系不大的非文学现象以 及一般性意义的文学现象(包括一般性意义的作家作品)将会自然被忽略不计,经典作家 作品研究就会得到重视与强化,这也就必然会带来文学史结构的内在变动,在经典化的 研究过程中,文学史的文学本体属性就会更加强化和突出。一部文学史正是在一种研究 成果的逐步积淀中完成其经典化使命的。而经典化的学术追求也正是推动文学史演进的 内在动力、有效策略与必然要求。事实上,一部具有超越前人学理意义的文学史,就是 文学研究经典化的发展与经典化意义上的超越。 现代文学研究的经典化是学科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反映。现代文学研究五十年,在学 术研究的基础性、一般性、广泛性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现代文学学科的深入 发展必然要在学科研究的主干性、特殊性、专门性方面取得进步。从学术研究的基础性 到主干性,从一般性到特殊性,从广泛性到专门性的演进,正是学术研究走向成熟的体 现。而学术研究的经典化倡导的正是强化文学的主干性、特殊性、专门性的研究,在研 究的经典化过程中,不断完善学科体系,逐步提升学科的水平。 现代文学研究的经典化,是文学研究进一步回归学术本体的学理性选择。现代文学研 究长时期与社会的意识形态联系较紧密。一方面是现代文学产生的环境使然,另一方面 是研究主体较多受到了意识形态化的价值观念的制约,外在于文学本体与学术研究本体 的倾向影响了现代文学的研究。不少研究文章,关注的不是文学的审美性,而是倾心发 掘研究对象所具有的政治思想性或文化价值观等外在于文学本体属性的东西。因此,文 学作品的审美性、艺术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倡导文学研究的经典化,首先突出的就 是要求经典性的文学作品,必须具有独到的审美品格与独创的艺术价值。这样,文学研 究的经典化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文学研究的艺术本体原则,让学术研究从泛学术化的道路 上进一步回归到具有学理意义的学术化道路上来。 现代文学研究的经典化选择是学科资源结构优化的要求,有利于学科的调整与发展。 现代文学研究的资源一方面是作为研究对象的材料资源,对材料资源的优化就是比较选 择、去粗取精、淘汰集中、强化经典的研究过程。一部文学史随着时间的沉淀,它要留 下来并对未来发生影响的只可能是经典化了的产物。作为研究资源的另一方面是作为研 究主体的研究队伍。现代文学研究的经典化,它更加要求研究人员的高素质,研究成果 的高质量,研究材料资源的相对集中、精炼,也就提出了过剩人员的转移问题(现代文 学研究队伍是相对拥挤的)。研究队伍的调整也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研究人员 的精干化有利于物力、财力的集中,从而提高效率,提高学科研究与教学的质量,形成 学术研究的良性循环与效率互动。中文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也对我们提出了经典化的 要求。 经典化的学术研究,必须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经典性的认识上。什么是现代文学作品的 经典性呢?对这个问题的界说也许会见仁见智,但是,总体上是可以认同一个基本性原 则的,即经典性的现代文学是在经历了一定时间沉淀后,一般被公认为具有现代性、审 美性、原创性、历时性影响意义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