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同年8月24日,由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伍总编辑的《救亡日报 》在上海创刊,阿英在该刊的创刊号上发表了《抗战期间的文学》一文,是迄今为止能 见到的最早研究抗战文学的文章。从此开启了抗战文学研究的先河,抗战文学研究遂成 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抗战文学研究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37年至1949年 ;第二个时期是1949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第三个时期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 末;第四个时期是90年代以来。 第一个时期,由于抗战文学的创作与研究几乎同时起步,所以这一时期的抗战文学研 究表现出即时性和指导性两大特点。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探讨文学与 抗战的关系,强调文学为抗战服务,作家的创作要适应战时形势,配合抗战。阿英在《 抗战期间的文学》中指出:“为着保障战争的胜利前途,我们不能不更进一步的向全国 的文艺家要求,希望在共同努力下,能更广泛的把读者对象伸展到广大的小市民里去, 工农大众中去。”茅盾在《展开我们的文艺战线》中(《救亡日报》1937年9月13日)也 强调,抗战文学应“从抗战将士的英勇壮烈的牺牲奋斗到一切其他方面。”相关的重要 论文还有:周扬《新的现实与文学上的新的任务》(《解放周报》1938年6月8日)、《抗 战时期的文学》(《自由中国》创刊号1938年4月1日),艾思奇《抗战文艺动向》(北京 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室主编《文学运动史料选》,上海教育 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版),姚雪垠《论现阶段文学的主题》(《抗战文艺》第1卷第2期 ,1938年5月7日),蓬子《文艺的“功利性”与抗战文艺的大众化》(《抗战文艺》1938 年6月11日)等。这些论文的论点都比较集中,就如郭沫若在《抗战与文化问题》(《自 由中国》1938年6月20日)中所明确讲道的:“一切文化都集中在抗战这一点,集中在于 抗战有益这一点。” 第二,文学评论界对报告文学、朗诵诗、街头剧等战时流行的文学样式的重视和研究 。如:胡风的《论战争期的一个战斗的文艺形式》(1937年12月16日——1938年1月1日 《七月》第5.6期)一文,是他在批阅了100多篇报告文学的基础上所作的研究论文,他 赞扬报告文学是“新情势下的新形式”,是“和战斗者一同怒吼,和受难者一同呻吟” 。但同时他也指出,当时的报告文学在表现方法上的缺欠:大多流于平铺直叙,空喊狂 叫,总是单纯的歌颂或批判。这一类的论文还有:朱自清《抗战与诗》,欧阳山《论中 国的报告文学》,葛一虹《论活报剧》,胡绍轩《街头剧论》,艾青《抗战以来的中国 新诗》(《文艺阵地》1942年4月10日),以群《抗战以来的报告文学》(《战斗的素绘》 以群编,作家书屋1943年版),柳倩《中国新诗歌的检讨与其前途》,余上沅、何治安 《抗战四年来的戏剧创作》,王平陵《抗战四年来的小说》(《文艺月刊》1941年8月16 日),欧阳山《抗战以来的中国小说》(《中国文化》第3卷第2,3期1941年8月20日), 唯明《抗战四年来的文艺理论》(《文艺月刊》1941年7月7日),何容《抗战四年来的通 俗文艺》(《文艺月刊》1941年7月7日),田进《抗战八年来的戏剧创作》(《新华日报 》1946年1月16日)。 第三,对抗战文学所作的局部或全面的回顾性论文的出现。如:胡风《民族战争与我 们——略论三年来文艺运动的情势》,罗荪《抗战三年来的创作活动》(1940年1月15日 《文学月刊》第1卷第1期),《抗战文艺运动鸟瞰》(《文学月报》1940年1月15日),郑 伯奇《略谈三年来的抗战文艺》,葛一虹《抗战戏剧的特征及其三年来之战斗成果》, 艾思奇《抗战中的陕甘宁边区文化运动》,梅行《论部队文艺工作》,周扬《抗战以来 创作的成果和倾向》(《中国文艺》(延安)第1卷第1期1940年2月),茅盾《八年来文艺 工作的成果及倾向》(《华西晚报》1945年12月31日),《抗战文艺运动概略》(《中学 生》杂志增刊《战争与和平》1946年10月),冯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中原 、文艺杂志、希望、文哨联合特刊》第1卷第2期,1946年2月)。 蓝海的《中国抗战文艺史》,是这一时期内唯一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抗战文学史,虽然 纸笔间难免显得仓促和粗疏,但它将抗战文学作为相对独立的整体来作系统地整理和研 究,开了现代文学史中对抗战文学史断代史写作的先例,并作为研究抗战文学的一种重 要方式被继承下来。 这一时期出版的抗战文学研究专著很少,除了上面提到的蓝海的《中国抗战文艺史》 ,主要就是一些论文集的出版,如:洛蚀文编《抗战文艺论集》(文缘出版社1939年版) ,郑君里著《论抗战戏剧运动》(生活书店1939年3月版),老舍、郁达夫等著的论文集 《抗战与艺术》(独立出版社1939年1月版),赵清阁著《抗战戏剧概论》(上海杂志公司 ,1939年版),欧阳凡海的论文集《抗战以来文艺发展之史的检讨》(《文学评论》第2 辑,当今出版社1947年12月版)。 1949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是抗战文学研究的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抗战 文学研究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抗战文学被列入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并作为专章 讲述。二,延安文艺运动被置于革命文艺的正宗,基本上以延安及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 的作家作品和左翼革命作家作品为抗战文学的全貌。对于沦陷区、国统区、上海“孤岛 ”时期及沦陷后和台港地区的作家作品持否定或批判态度,甚至干脆不在文学史中提及 。三,研究者大多专辟章节讨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背景及其对抗 日民主根据地和国统区文学产生的影响。主要成果有: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开明 书店1951年版),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50年代初完稿,作家出版社1955年7月版) ,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作家出版社1956年4月版)等。它们确立了抗战文学研 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学科地位。